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导入】 2023年5月29 日8时25分, 由国产C919 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 MU9197 航班在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搭载135名乘客,于11 时05分平稳降 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C919 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行。大飞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C919成功的背后,蕴藏着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的科技攻关,有近30万产业人才的辛勤工作,并为我国培育出民用航空器制造领域的一批本土人才。C919 投入商业运行和批量生产,将带动整个飞机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大飞机不仅是为了满足航空领域的发展需求,还能带动诸多基础学科的重大进展, 助力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拉动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据测算,以当下大飞机投入 产出比1:80计算,在维持目前C919国产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国产大飞机有望为产业链企业带来万亿元量级的市场规模。 从C919 的成功不难看出,无论是现实需求,还是未来发展需要,任何 产业或者行业的崛起都需要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密切协同配合。那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又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2023年1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 指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时隔不久,5 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这些重要论述与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部署一脉相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考量。
一 、着眼长远发展的重大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单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部分,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 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是人才 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没有教育强国就不会有现代化强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 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 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教育发展总体上处于世界中上水平,名牌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 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基础工程。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教育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都依赖于教育的支撑,必须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劲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 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前,我国在一些 方面存在“卡脖子”的技术短板,包括芯片、操作系统、触觉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而自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以 来,对我国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科技打压制裁,包括限制或禁售半导体、人工 智能等领域的相关产品与技术。残酷的现实不断警示我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科技属于 动力源。 一方面,科技创新来源于教育生产和人才创造;另一方面,科技创 新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坚持人才引领驱 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在创造和传播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 的主体力量和战略资源。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 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 族长远发展大计。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人才发挥着主体性支撑作用, 人才既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新时代新征程,无论 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迫 切需要涌现一批又一批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服务的顶尖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迫切需要强化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驱动作用。 从总体上看,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创新驱 动发展,重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强调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完整的 体系统筹推进,既兼顾了三者各自的重要作用,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二 、铸就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 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工作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 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不断落实落细,教育公平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教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 体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已经达到高收入国 家平均水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始终保持在4% 以上,有力支撑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 “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原创成果;坚持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 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积极布局新赛道,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加快场景应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的十年, 也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发挥最为彰显的十年。科技实力迅速跃升。 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 提高到2022年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引用排名前千分之一的世界热点论文占全球总量的41.7%,高被引论文占 27.3%。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世界经济 体创新能力及产出年度排名中,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工作取得创新突破。我国 高等教育毕业生中理工学科所占比例保持在40%以上,位于各国前列,为经 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理工人才。据全国总工会新闻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 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另据教育部统计,我国接受高等 教育人口达2.4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国 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 到2022年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 队不断涌现,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作 用显著提升。当前,我国已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 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的人才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综观新时代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筹谋划,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社会各界的全力 支持和共同努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 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群众在就业、教育等方面 面临不少难题,等等。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有效落实好中央要求,回应好人民关切。 三、加快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现在距离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 强国的目标只有不到12年的时间了,对我们这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来说这是个全新命题,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多。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新的动员令,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 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四个方面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整体部署,明确了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教育强 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宏伟目标不会轻松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因素的最大确定性,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 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 育,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宏伟目标,形成政府主导、覆 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学前教育普 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 是基点。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高等教 育是龙头。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 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 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 办好教育的根本依靠。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积极营造浓厚的尊师重 教氛围,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教师发展保障体系,培养 造就一批大国良师。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 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 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方式更加灵活、资 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优化教育对外开放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经验、理论与模式的影响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改革攻坚发力,国家创新体系 整体效能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科研院所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 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3家国家自创区和177家国家高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健全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科技基础 能力建设,夯实力量构建、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 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基础工作。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 障碍,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 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 推动科技创新,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以开放创新促进我国科技在更高 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把提高 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制定实施专项 行动计划,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组建攻坚团队。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据统计,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企业转变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正在不断得到巩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既要坚持 自立自强,坚定创新自信,又要以全球视野搞好顶层设计,在开放合作中推 动科技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自主培养关系国际竞争主动权掌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 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 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对大师、战略科学家、 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 卓越工程师等7类战略人才作出部署,重点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 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 定位,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此外,还 要加大人才工作的对外开放力度。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我 们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加强国际人才交流,扩大国际人才开放合作,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四 、充分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 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 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融汇点,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生力军作用。 持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增强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随着基础研究研发 投入持续增加,十多年来我国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 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墨子号”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创造远距离传输新纪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月壤无人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天问一号”成功落火,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取得突破 性进展;“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建设并迅速实现产业化转换,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问鼎世界超算冠军,材料科学、信息技术、新能 源技术等新老学科均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基础研究的目的是要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工作在诸多关键领域 还存在“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实力距离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不小差距。要 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加强基础 科学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强化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紧密衔接,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具有战略 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助力我国的产业核心技术“卡脖 子”攻关。此外,要加快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建 布局和国家工程中心高质量建设,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区域实验室建设。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高校不仅要吹响“冲锋号”,还要吹响“集结号”, 也就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培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党的 十八大以来,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 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为高铁、核 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研制 了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高校要主动与产业、 企业对接,把科研的前沿阵地建到企业去,把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派到能看 得见硝烟,能够真刀实枪进行实践的“战场”上去,把技术变成产品,把产 品变成产业,把高校科研创新的潜力变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的生 产力,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打开新局面。下一步,教育部门将实施新一轮 的部省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市共同深度开展合作,积极回应产业需求,通过 组织力提升创新力,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着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 满足这样庞大的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启动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 动,重点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累计 吸引3万多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系统性布局建设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 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推进产教融合,并分类建设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 50家现代产业学院和一批专业特色学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责任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 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 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唯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