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专题
案例1:疫情将加速世界多极化进程
知识要点: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案例呈现: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数月,它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最为直观的是,它在夺去数十万人生命的同时,正严重地冲击着世界经济。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都一度出现经济停摆,而且因疫情而导致的产业链中断、供求失衡等问题都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不过,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如果回顾历史上人类遭遇的灾难,可以发现灾难过后人类往往大踏步前进了。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20-05-15)
思考讨论: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持续数月,它改变了人们交往、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同时它对于世界格局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案例解析:
一是通过“反弹效应”影响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进程。此次疫情不仅重创了世界经济,而且还促使各国纷纷采取“封国”“封城”行动。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全球化的“倒退”,也引起部分人对全球化逆转的担忧。但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并未过时。就世界经济来说,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乃至危机,恰恰为各种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勃发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优胜劣汰、转型升级。就全球化来说,各种“封国”“封城”之举只是应急之需,并非常态。全球化是世界潮流,无论是世界大战,还是大萧条、金融危机,抑或是各种反全球化浪潮,都未能逆转大方向。这次疫情之后,世界各国会更好地处理发展与安全、开放与主权之间的关系,使全球化更加平衡地发展。
二是通过对抗疫表现的“奖惩”助推世界格局演进。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内容的世界格局,将因此次疫情而加速演进。在这场特殊的“全球战疫”中,虽然在国家层面不会有“战败国”,但是各国在抗疫中的表现却会导致其实力消长。表现好者受奖,实力提升;表现差者受罚,实力下降。
通过这次疫情,早已存在的多极化进程会加速。在现有的“一超多强”格局中,作为“一超”的美国在防疫抗疫中的表现乏善可陈,软硬实力遭受重挫。这将大大加速其已有的相对衰落进程,单极霸权梦更加遥远。在“多强”成员中,中国的抗疫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举世公认,实力会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在抗疫中同美国的合作远不及同中国的合作,由美欧日构成的“大西方”进一步虚化。如此,多极化趋于更加均衡,各方都更加独立自主。
这次疫情还会促进文化多样化,从而推动世界文明格局的演进。在防疫抗疫过程中,欧美国家的表现普遍不如东亚国家,其中的缘由之一是文化的作用。东亚文明中有集体主义基因和共克时艰精神,相比之下,欧美文明、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基因无疑制约了国家的抗疫能力以及国际合作。欧美文明与东亚文明影响力的此消彼长,还会助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太平洋时代将加速到来。此外,从更宽广的范围来看,通过这次疫情,“西方文明优越论”将更加没有市场,那些非西方文明会大大增强自信。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将促进“全球政治觉醒”,进而推进非极化进程。美国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认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是“全球政治觉醒”,意思就是“全人类都在政治上积极起来”。如果说以往的世界政治基本上是大国强国的游戏,那么现在则是所有国家以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抗击疫情是全球性的战争,每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防疫抗疫中,一些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强国并未发挥出什么特殊的作用,那些高科技武器、耗资巨大的先进装备并未派上用场。这种现实无疑会大大激发中小国家的自信,促使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独立自主,进而促使国际权力由大国向中小国家移动。
案例2:弥合数字鸿沟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知识要点:
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
案例呈现:
数字化浪潮中,年轻人快速学习和使用移动支付、预约出行、网络订餐等数字技术应用,成为数字时代的弄潮儿,而很多老年人则因为传统观念影响、学习能力偏弱等原因,成为数字弱势群体。个体层面的数字鸿沟还表现在性别差异上,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女性网民数量比男性少2亿以上,而且这个差距还在持续扩大。
从国家层面观察,数字鸿沟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数字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这是南北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体现。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2017年,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1%,而发展中国家仅为41%。当然,有差距就有鸿沟,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数字鸿沟问题。2017年,仍有31个发展中国家互联网普及率不及20%。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迅猛,2017年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5%,网民人数更是在2020年突破了9亿大关。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20-08-04)
思考讨论: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21世纪科技和通信领域的不断创新,使得这个“世界正在被抹平”。但现实世界并没有这么理想化,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同,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抹平这个世界,反而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沟壑纵横,其中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请分析数字鸿沟对经济社会和全球发展的影响?
案例解析:
一是数字鸿沟使得个体机会的不均等加剧。数字化程度高的地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名师课程、在线习题等海量的教育资源,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传统的课堂学习仍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这势必会进一步拉大本就已经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机构都把教学活动从线下转为线上,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持续进行,但有部分农村极偏远地区的学生一度处于“脱网”“半脱网”状态,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这就是城乡数字鸿沟的具体体现。此外,工作机会的不均等也因数字鸿沟变得越发凸显。以性别层面的工作差异为例,数字技术的进步正逐渐将女性从数字空间中排挤出去,据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的统计数据,美国计算机行业女性劳动者的占比,已经从1995年的37%降至2016年的24%。
二是数字鸿沟使得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加剧。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例如通过建设智能工厂提升其内部的生产效率,使用电子商务增强其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传统企业由于仍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禀赋,如劳动力成本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导致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促使数字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虽然总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传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3.2%,但同期跨境电商进出口表现优秀,增长了26.2%,实现了逆势上涨。
三是数字鸿沟使得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数字技术传播的过程,同样也是全球财富积累的过程,比如,微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快速成长,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受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数字技术水平,一方面,很难成为数字消费国,无法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生活便利;另一方面,即使成了数字消费国,也很难实现从数字消费国到数字生产国的转变。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红利的分配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对此,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研究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强调弥合数字鸿沟的必要性》中强调,数字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支配地位可能会因为疫情而进一步增强,这会进一步拉大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裂痕,使得全球不稳定因素增加。
案例3:文明多样 美美与共
知识要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持续推进
案例呈现: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却有着多样的文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明,共同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世界因多彩文明而生机勃勃,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美美与共。
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日新月异的重要话题和现象。近二三百年来,西方话语依托其背后的强势科技力量,塑造了西方至上主义的文明观,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不是视为低人一等,就是视为洪水猛兽。
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存和发展的格局早已经越来越明朗,尽管不时还有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等旧调重弹的现象出现,但事实证明,这种西方的文明叙事是一个极其浅薄而又充满偏见的分析范式,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也已经开始反思甚至扭转西方奉行的文明策略和话语范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从来不是也不会只有一种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先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因而也就必然拥有传承自己文明之美的权利。
(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0-04-21)
思考讨论: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命题,对中国秉持以邻为壑的理念。您如何看待以中、美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互动发展态势?
案例解析:
开放包容才能消除文化差异,带来文明进步。具体包括:
一是人类社会在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可以说,现代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地球的和谐关乎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中的人们,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二是中国文化的理念“和而不同”成为化解"修昔底德陷阱"命题的良方。历史和现实证明开放包容将带来文明的进步,封闭对立只能摧毁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稳定发展最终离不开文明的支撑,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家园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理一分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理念,培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维方式和世界眼光。我们从自身做起,坚持以和为贵,秉承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助合作的大局观,拒绝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短视封闭、单边对立的狭隘观,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和谐花园,它可以令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放宽心胸,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求同存异,实现天下一家亲的理想,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让世界文明这个大花园因百花齐放而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案例4:世界经济深受逆全球化负面影响
知识要点: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案例呈现:
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放松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呈现为所有类型经济体增速的普遍放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左右,比2018年降低0.6个百分点,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导致增速普遍放慢的因素是多重的,其中最突出的是投资者对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或逆全球化思潮的担忧:因美国政府阻挠,世贸组织上诉机构首次陷入“停摆”状态;英国“脱欧”一波三折,增添了人们对保护主义的忧虑;全球贸易增速预计仅维持微弱增长,将从去年的3.6%下降到1%左右,贸易难以发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受这些因素影响,制造业和新出口订单下降,全球投资者信心已降至过去10年来平均水平之下。2020年,伴随贸易环境可能改善的预期,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恢复。
逆全球化思潮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持续加深,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维护者和重要贡献者,因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领导人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方向,尤其是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世界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9-12-30,作者 李向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
思考讨论:
面对世界经济复杂形势,您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如何?
案例解析:
一是当下全球经济遭遇逆全球化的趋势。美国政府阻挠,世贸组织上诉机构首次陷入“停摆”状态;英国“脱欧”一波三折。美国总统特朗普接二连三的退群,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美的贸易谈判陷入马拉松的状态,美国总统出尔反尔,不履行谈判的成果。
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世界格局处于一超多极,中国作为一极,履行大国的担当,为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倡议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得到日益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和接受。尤其是积极参与、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构“一带一路 ”世界经济发展新平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动能。同时中美经济发展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中国疫情防控交出的成绩单,使美国和西方各国的各大财团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对华投资的热情和力度不减反增。
案例5: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中国为世界各国采取措施防控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
知识要点:
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案例呈现: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哈比特·柯依舍巴耶夫指出:病毒没有国界,它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我们应该明白,孤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困难重重且成效不高,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预期成果。各国应该放弃分歧,肩并肩对抗人类面临的威胁,避免隔阂和排外心理。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曾说:“我们有必要迈过意识形态的鸿沟,包容历史文化的不同,真正把我们这个国际社会看作是一个世界大家庭。”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世卫组织认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学,将在国际社会应对新冠肺炎病毒暴发的工作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应用现代科学加快诊断测试,以及疫苗、药物的开发和评估方面,哈萨克斯坦愿意作出自己的贡献,并考虑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可能性。
我认为,在抗疫合作的框架内,定期交流哈中两国疫情发展和实施措施的准确信息非常重要。中国政府为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欧亚大陆国家组织的关于预防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网络视频会议,对我国卫生部门制定防疫措施十分有益。
我还想指出,中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防控进展,对于确保国际社会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中国为保护国际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各国采取措施防控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
不久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有关国家分享防控有效措施,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个月前,中国还需要外方援助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现在中国已经能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援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中国许多医疗用品制造企业为满足世界各国需求而24小时不停生产,同时,中国学者在药品、检测试剂和疫苗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今在中国,生活秩序正在恢复正常,各地工人重返工作岗位,大多数工业企业恢复了生产,国家经济再次启航。
我认为,并非每个国家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疫情防控做出全面部署、建立起广泛而协调良好的全民防控疫情网,而中国出色地应对了这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资料来源:人民画报2020-05-18)
思考讨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领导人,指责中国抗击新冠病毒不力,企图将自己应对新冠疫情的无能归咎于中国。他们对中国疫情的态度:“看戏”、“甩锅、”“索赔”。您如何看待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
案例解析:
一是中国及时、准确地向世界相关组织和国家通报本国疫情的动态。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防控进展,对于确保国际社会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中国为保护国际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各国采取措施防控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是中国强有力的治理措施,迅速控制疫情蔓延,并顺利实现复工复产,为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提供了行动方向和动力。三个月的时间,中国由需要外方援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控制了疫情蔓延,经济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大多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国家经济再次启航。
三是中国及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彰显大国担当。截至5月31日,中国已向27个国家派出29个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四是在全球抗击疫情中,毫无保留地为各国提供了“中国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括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等。
案例 6 绿色“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拓展绿色赛道
知识要点:促进“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
案例呈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清洁能源发展上有哪些潜力和机遇?电力企业如何在“绿色赛道”中实现自我超越?与会嘉宾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创新合作等话题,共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路。
只有集体行动,才能够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根据《巴黎协定》的目标,所有国家都有义务优先发展绿色能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驻华大使扎希礼在致辞中指出。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指出,新冠疫情更加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全球气候治理更受关注,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难民署在全球135个国家开展工作,非常多的国家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难民的能源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联合国难民署拓展官员温景虹在分享项目案例时指出,难民署提出了清洁能源挑战全球行动倡议,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受益于清洁能源,而且能够更好地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气候变化挑战。
走出去的能源企业,如何走上绿色能源道路?原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执行主任傅维雄指出,走出去的电力企业应当让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提高关键能力,在深水区、无人区锤炼,尤其是提高融资创新的能力,本土化的经营能力。
“要达到减低碳排放的目标,咱们要看看地球有些什么。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理论潜力是1000万亿千瓦,我们‘一带一路’沿线有450万亿千瓦的预计基础开发量,光照强度在南亚片区比较好,最好的在北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力指出,相关企业只有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均衡的资源禀赋搞清楚,才能进一步发掘这些国家在资源禀赋以及清洁能源发展上存在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资料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10-19)
思考讨论:
多年来,在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进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世界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产品的需求与落后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就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动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当下,您如何看待中国在对人类绿色发展作出的贡献?
案例解析:
一是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我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设定了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蓝图;正在积极履行《巴黎协定》中的承诺。
二是为摸清‘一带一路’国家清洁能源资源实际,我们建立了面向全球的清洁能源资源评估的数字化研究平台。平台从理论的蕴藏量、技术开发量、经济开发量这三个维度来开展全球、包括任意地区的风光水电资源的系统性评估。
三是中国走出去的电力企业使企业战略与所投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提高自身关键能力,在深水区、无人区锤炼,提高融资创新的能力,本土化的经营能力,从而走上绿色能源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