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案例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逻辑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金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共鸣。在感情共鸣的背后,蕴涵的是普遍认同的价值共识。探究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意蕴,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满怀信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人民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创造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由此也决定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创造主体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党和国家富含生命力、战斗力的根本力量。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脊梁,人民群众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战略性成果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一切依靠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导理念。人民群众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为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凝聚了磅礴力量。
二、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价值主体
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初心不改,无论是救国、兴国,还是富国、强国,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宗旨和使命的时代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宗旨,由此也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价值主体是人民。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新要求,这深刻表明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乃至更长时期的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党的奋斗目标都蕴涵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党始终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党的初心所系、情怀所向、实践所依。
三、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向前的评判主体
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人民且必须依靠人民,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民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评判主体,人民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的最终评判者。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的认可度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的评判尺度。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是由人民群众的忧乐甘苦所映射。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最终到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只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的实践逻辑,才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治国理政最鲜明、最显著的底色是人民至上。只有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拼搏奋斗,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进而由人民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作出最终评价,最终确保“造福人民”这一目标的实现。
思考讨论:
案例二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1.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无论形势任务怎样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长期艰辛奋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赢得了最广大人民广泛支持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人民过上好日子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过上好日子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百年来,从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到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是我们党不忘初心使命、与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一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光辉历史,一部不断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光辉历史。
2.以百姓心为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生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指明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才能守住人民的心。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马克思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党员本身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主体身份的一致性决定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必然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精神品质。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什么是人民的心,如何守住人民的心,这是理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命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把握“国之大者”的要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不仅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注重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在实践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巨大贡献时指出:“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我们党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3.在新征程上继续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宝贵精神品质。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牢记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绝不会得逞的原因所在。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人民立场,强化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激情,汇聚起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不仅是彰显作为、体现担当的使命责任,更是维系鱼水深情、获取人民拥戴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不仅在物质文化,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深刻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实事小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共享荣光。
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响应伟大号召,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抓好党的各项工作与服务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总目标统一起来,必须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沿、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实际行动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永守人民之心,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山永固、基业长青。
思考讨论:
案例三 努力为人民群众造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深刻体会到,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团结带领、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在任何情况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从主体地位看,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革和前进,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作出鲜明论断,“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共产党人,必须深刻认识到历史不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和推动的。人类的解放事业、人民的幸福生活,仅仅靠党员干部的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励亿万群众迸发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惊天伟力。
从智慧力量看,群众实践是一切真知的唯一来源。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实践的主角,最有智慧、最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必须引导人民群众深刻认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热情。没有组织就没有力量,必须把群众真正组织起来,把分散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强大合力。“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将其转化为系统的政策、理论,再回到群众中去获得群众认同,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磅礴力量。
从利益实现看,利益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直接驱动力,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是激励人民群众奋斗的根本途径。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并引导群众充分认识自己的真正利益,组织发动群众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实现自身利益。
二、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将历史车轮推向前进。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写就的。
建党之初,宣传发动群众是我们党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手段。党的二大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印行的《中国共产党扩大执行委员会决议案》提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在实际革命斗争中,我们党积极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熊熊火焰。
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组织发动群众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党的六大明确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并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抗日战争中,我们党一开始就坚持依靠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使日本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发动人民群众踊跃支前,仅淮海战役就动员了543万群众,这场战役的胜利就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为我们党依靠人民赢得革命胜利凝聚了强大力量。”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能否正确引导群众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和无限创造力,发动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伟大新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村、城市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让全社会朝气蓬勃、活力迸发,使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全体人民投身新时代,共同奔小康,凝聚起强大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脱贫攻坚战中,既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乡村驻村扶贫,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注重将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励广大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三、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激发群众热情、鼓励群众参与、凝聚奋进力量方面,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人民群众在躬身实践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有的干部在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努力为人民群众造福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为民服务,不能唱“独角戏”,防止不注重对群众进行组织动员,“只靠少数人冷冷清清的工作”。长此以往,部分群众习惯了政府包办一切,对自己的事反而漠不关心、高高挂起,甚至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怪现象。不能当“家长”,防止只关心自己“想怎样”,不关心群众“怎样想”,以自己“送菜”代替引导群众“种菜”,导致“所送”非“所需”、“所做”非“所要”,干部累到“汗淋淋”,群众反而“气哄哄”。不能当发号施令的“官老爷”,防止推进工作靠实行“命令主义”,以命令代替动员、以强制代替说服,想快速追求“显绩”,只求省事易行、“立竿见影”,没有动力和耐心去做群众工作。不能脱离基层、脱离群众,防止联系服务群众“隔空喊话”,用“电话”代替“对话”,“键对键”代替“面对面”,通信方便了、交通发达了,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有的干部虽然也走基层,但“人”入“情”不入、“身”入“心”不入,鞋不沾泥、缺少温度,服务群众“蜻蜓点水”,当然发动不了群众。不能只务虚不务实,把服务“挂在嘴上”而不是“放在心上”,防止喊口号、装样子、假把式,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
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出问题根源,对症下药、持续施治。这些问题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我们党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完善政绩考评体系,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为的就是引导广大干部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努力把党的政策和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出现这些问题本质上还是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不牢。有的干部政绩观、权力观扭曲错位,没有树牢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忘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有的干部担心群众发动起来后不好管理引导,因此并不想真正发动群众,实际上是对群众的觉悟不相信、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有的干部缺乏对群众的感情,心中对群众没有亲近感、认同感,融不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因此做不来、做不好群众工作,更发动不了、团结不了群众。
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
要同群众“见”。群众工作是一项“以心换心”的工作,只有更多“面对面”,才能更好“心连心”,那些“远程遥控”能完成的工作,结果看似一样,效果却大不一样。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拉家常、问实情、交真心,切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切实回应他们的所盼所想,满怀深情服务群众,从而得到群众的真心认同和拥护,赢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要与群众“商”。出台政策文件、制定措施办法,要把“问策于民”“求智于民”作为先决条件、必经环节,多与群众沟通交流、探讨商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做好工作。在与群众“商”的过程中,通过与群众当面推心置腹沟通,向他们介绍党委政府的考虑,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争取到他们的理解支持,相关工作才能更好落实,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好事办好。
要对群众“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引导群众,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要在“踏实做”的基础上“充分说”,加强宣传引导,讲透政策措施、讲清疑虑困惑、讲明背后考虑,让群众充分了解、高度认同,进而积极配合、大力支持,自觉自愿行动起来。
要领群众“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但是敢干肯干并不是说只要自己闷着头“干”,而是要发挥“领而导之”的作用,领着群众“干”、引导群众“干”,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群众在党的组织领导下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要让群众“评”。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工作的长短,最能测出政策的质量。服务群众必须注重群众评价,真正请群众来监督、评判工作,并根据群众意见调整完善政策举措,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只要胸怀坦荡、秉持公心,坚持维护公平正义、整体利益,就不怕群众批评。
退役军人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退役军人工作,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教育培训、帮扶援助、尊崇优待等方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动员退役军人积极服务自己、服务社会。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过贡献,退役后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普遍政治坚定、责任感强、素质较高,是党执政兴国的坚强依靠。要发动他们广泛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等各项任务,让他们更好服务自己、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并在拼搏奉献中赢得社会尊崇。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坚持服务群众与发动群众相统一,努力为人民群众造福,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思考讨论:
案例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百年来,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自信满怀,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心情舒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一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总结百年党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一百年来,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不仅切身感受到了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而且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和拥护,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今天,植根于中国大地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人民群众依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各项权利。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今天,中国人民平视世界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更强了。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1亿人,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今天,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公平正义得到极大维护,全国城乡处处呈现出社会和顺、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团结14亿多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给予全力以赴的救治,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人民群众从无数事实中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力量都没有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无怨无悔地作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井冈山时期,近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抗美援朝中,19.7万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宝贵生命;脱贫攻坚中,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今天,中华民族正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傲然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群众无比珍惜无数革命先辈和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懈奋斗的先进政党,是一个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先进政党,是一个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先进政党。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
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我们要树牢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站稳人民立场。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我们要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思考讨论:
案例五 赢得民心 赢得时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回望来时路,我们党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展望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心系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到“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到“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造福人民。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回顾百年历史,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用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论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还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都彰显了我们党促进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的坚定决心。我们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自觉主动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