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典型案例 >>  正文

中国方案 案例

时间:21/11/01 10:39:02  浏览: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案例一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北京长安街,从建国门到复兴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摆放的10组立体花坛引人注目。10组花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为设计线索,展开一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生动历史画卷。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懈奋斗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人民的政党,成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现代面貌”“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国迈向新高度的最大优势”……长期研究、观察中国的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核心力量。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初登历史舞台之时,泱泱中华被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已有八十余载。无论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愤懑,还是“中国积弱,至今极矣”的浩叹,都折射出当时中华民族危机之深重、志士仁人救国心志之迫切。在种种救国方案陷于失败之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无惧牺牲、不懈奋斗,真正解决了近代以来迟迟无解的“中国问题”,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走向伟大复兴。

在世界历史的坐标系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重大意义。环顾全球,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许许多多政党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时间内,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出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令世界刮目相看。探究其中的原因,世界将目光聚焦中国道路。近日,由蒙古国第二电视频道制作的纪录片《中国的发展之路》在该台首播。这部蒙古国媒体拍摄的第一部介绍中国发展道路的影片,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伟大历程。正如蒙古国前驻华大使苏赫巴特尔所指出的:“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正在全球范围引发更多思考。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议会下院党团主席科努罗夫表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各国政党树立了可资借鉴的光辉典范。苏里南民族民主党主席、前总统鲍特瑟表示,面对时代之变,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和选择正确领导集体的强大能力。埃及前外长穆罕默德·法赫米直言:“我们要鼓励更多阿拉伯青年‘向东看’,向中国看。”

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之时,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这个全新的无产阶级政党将给中华民族和世界带来的改变。如今,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百年辉煌,不仅改写了中国历史,让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改写了世界历史,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未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续逐梦而行,必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思考讨论


案例二 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2019年伊始,美国航天局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卫星资料显示,世界变得越来越绿了。对地球变绿贡献最大的是中国,因为中国42%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人工植树造林。

全球荒漠化以每年7万平方公里的增幅迅速扩张。中国作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荒漠化土地261.16万平方公里,经过艰苦卓绝的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连年持续缩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净减1980平方公里,成为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2015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

众所周知,城市是尾气污染的重灾区,而森林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蓄积每生长1立方米,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城市森林还能削弱热岛效应,有效调节城市气候。城市森林模仿自然界的森林生态模式,依据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概念规划,按照植物多样性的复层种植和多层次种植的配置,科学打造有层次有变化的道路绿化,可产生神奇的生态效果。我们创建森林城市,就是为了还城市一个清洁、健康的“肺”,改善我们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5年前,在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的倡议下,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活动,由此开启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进程。15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通过积极实施一系列城市森林建设工程、湿地修复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教育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自2004年至今,全国已有贵阳等166个城市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400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19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按照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我国以森林城市群和森林城市为主的森林城市建设体系将基本建立,全国将建成300个国家森林城市。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重要窗口期。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森林城市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我们要深入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组织活动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增强活动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努力开创森林城市建设新局面,为建设美丽中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发挥积极作用。

思考讨论:


案例三 读懂中国方案背后的中国价值

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成为过去,一种异常诡谲的病毒卷土重来,当全球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人们不禁回想过去一年在国际场合反复提到的一个词语——中国方案。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摸索出一整套务实、高效、科学的抗疫方案,并为全球团结协作抗疫、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坚实支撑。

疫情是一个窗口,让世界各国得以严肃认真地审视与评判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方案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指称。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中国曾远较西方发达国家贫弱。改革开放让中国融入了世界。东方风来满眼春,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汲取有价值的养分,开始了在对现代化的“循常”中逐渐“超越”,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植根中国实际,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以一个更加自信和文明的身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稳步实现执政党预设目标和历史使命的中国方案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从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稳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到自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到扎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独立自主探索出一系列中国方案,推动“中国号”巨轮驶过惊涛骇浪,在立己达人、互惠共赢中领航中国行稳致远。

读懂中国方案,应参透背后的中国价值。无论是抗击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其他领域的中国方案,其背后都蕴藏着趋于稳定的中国价值主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个鲜活案例。在举国同心、众志成城的抗疫实践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价值得到生动彰显和广泛认同,这既是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迅速形成的文化土壤,也是这套方案能够有效施行的价值共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谋大同的精神标识,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从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敬畏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高扬人的尊严,这种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承如月映万川般体现在各种中国方案之中。并且,中国文化内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精神与同理心,引导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多边主义、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都深刻蕴藏了中国价值的文化元素。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方案不是对西方道路的简单“反叛”与“拒斥”,而是发展哲学意义上的扬弃与超越,是人类追求现代文明的一种模式探索与选择,蕴含了一个不同历史文化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并以其成功实践为许多欠发达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方案是忠诚践履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方案,而不是资本至上、权力至上、少数人至上,正因此它才能有效避免资本逻辑带来的社会撕裂。中国不是现行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和破坏者,恰恰是以中国方案作为全球秩序裂痕的弥合者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者。我们当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人摆脱贫困,这是注定载入人类减贫史上的非凡成就。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制度以增进更广泛的民生福祉,满足更多社会成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原因,也是一个千年古国日新又新的根由。恪守人民至上的中国价值,以百姓心为心,我们必将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抒写民族复兴的时代华章。、

思考讨论:

案例四 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减贫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减贫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将其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精心谋划,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保障减贫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被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脱贫攻坚的成就、力度世所罕见。中西部22个省份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减贫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减贫工作越深入,越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全国一盘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一显著优势,为顺利推进减贫事业提供了坚强保障。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和国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同时,密切跟踪贫困人口情况,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资源跨区域流动,及时推进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高效配置人力资源。深入推进减贫事业,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战略、有效的政策,而且要有得力的人才和坚决的执行。在脱贫攻坚战中,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扶贫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能力。事实证明,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减贫事业最需要的地方,使之发挥最大作用。

广泛汇聚社会力量投入减贫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实践证明,推动减贫事业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贫困群体的帮扶工作。

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向贫困地区输入资金和技术,吸纳就业、捐资助贫。通过建立专业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项目投入、物资捐赠、扶贫消费等多种方式投入到减贫事业中。

搭建多种扶贫互助平台。一方面,建立扶贫互助专业组织平台,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有序参与扶贫济困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建立扶贫信息宣传推广平台,展示贫困地区产品、宣传贫困地区发展、对接贫困地区帮扶,不断提升扶贫信息化水平。此外,建立资金项目规范管理平台,规范扶贫公益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完善扶贫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扶贫激励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让参与减贫事业的各类主体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的良好扶贫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推进减贫事业必须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为了让有效的帮扶办法成为长久机制,我国大力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同时,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和公共服务事业,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增添活力,确保减贫事业与乡村振兴一体推进、相得益彰。

统筹“一片一区”和一家一户。在推进减贫事业过程中,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引导一家一户的发展逐步融入“一片一区”区域经济发展中,进一步强化区域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要素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为深入推进减贫事业提供坚强保障。

统筹开发扶贫和结对帮扶。强化后续扶持工作,通过帮扶合作社、产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解决发展致富难题。不断改进创新对口协作、结对帮扶务实举措与有效途径,推动开发扶贫所需的资源和力量聚集到乡村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思考讨论:

案例五:为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文明迭代取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转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系列讲话中关于生态文明多次强调的重要论断,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正在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地位的转化。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演化迭代过程中,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走向理性,趋于成熟。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无条件地依附自然,主要靠简单的工具采集渔猎获取生活资料。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一种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广泛利用自然,主要靠农耕畜牧稳定地获取自然资源,以支撑自身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造成对生态环境破坏,也不断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征服、掠夺、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进行的反思,开始修复生态、保护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有很多论述。马克思曾指出,人类面临“两大和解”的历史任务,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是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强调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针对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毁坏森林的现象,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些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善待自然就会获得自然的馈赠,反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曾经璀璨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衰落,都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曾经辉煌一时的楼兰古国,由于环境和时势变迁,也最终淹没在自然和岁月的风尘之中。历史考古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兴衰,关键的因素,实际还是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如何对待自然、对待社会。这才是最根本、最要紧的。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70年的阶段性进程,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文明到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文明,进而迈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三大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而不断校正、深化和完善的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整体上表现为农业文明特征,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短缺、城市化水平低下。尽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并不突出。基于对生态环境的初步认识,大规模开展了包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和兴修水利等生态建设活动。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认识的局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呈现出一维认识,强调征服自然;在赶超性的发展战略驱动下,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导致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更多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服务,没有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环保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一系列重大环保举措相继实施。比如,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有力措施,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防治环境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工业生产力得以大幅提升,巨量的物质财富得以积累。但是,与此同时,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几乎到了其难以承载的极限。发达国家工业化百年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短期内集中爆发。“五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农田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这首民谣形象地说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抵近工业文明的生态底线、环境红线和资源上限,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不断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根本大计的历史高度出发,着眼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启动生态保护、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的转型发展进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是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向自然开战的自然观,强调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经济。二是改变了对生态环境建设功利性的认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千年大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70年的伟大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保护事业有序发展,污染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确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并于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制定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70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化,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速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明显改善。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了22%,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前所未有地得到提升。

参与并融入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1971年年初中国重返联合国后,在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实现逐渐从旁观者、跟进者、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中国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推进《巴黎协定》达成和落实,促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中国塞罕坝的“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北京大气治理经验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肯定。中国正在探索出一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增长多赢的发展路径,为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充分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华民族要永续发展并实现现代化目标,就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文明与生态良性互动。

思考讨论:


案例六 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全球公共产品内容广泛,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世界更加真切地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21世纪最大、最可贵的全球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创造,是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

顺应世界之变的时代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个极为重大的判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宏大历史实践的日积月累,也是21世纪以来时代潮流蓬勃发展趋势的徐徐展开。“大变局”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国际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全球发展的版图更趋全面均衡。20世纪以来的世界格局是以西方大国主导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是形成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但是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主导地位开始走弱。虽然绝对力量的对比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强,但是综合考量或者用经济学一个概念,新兴市场国家力量的“边际”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很多守成国家,世界力量的分布格局不再是一边倒,开始呈现出相对均衡的态势。

二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世界经济结构、经济格局乃至政治版图。18世纪以来几次工业革命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轨迹。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让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相连,更加深度交融。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带来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1世纪以前的世界是传统科学技术和传统工业化塑造的社会,那么21世纪的数字化、人工智能将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整个世界都拭目以待。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哪一个国家引领主导了新的科技变革,哪一个国家就将在随后的社会变革中赢得优势、占据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高科技竞争、包括高科技企业竞争在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白热化的道理所在。

三是“中国之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西方社会的一些人发出了“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宣示。显然,这是对历史的短视。世界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中国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改革开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40多年一枝独秀的发展奇迹与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而西方社会则是“黑天鹅”频频飞起,“西方之乱”此起彼伏,内部矛盾积重难返。正反两个方面的鲜明对比,使得“马克思主义破产论”破产、“社会主义失败论”失败、“历史终结论”终结,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深刻转变。现在西方一些政客之所以时时诋毁中国、事事遏制中国,无厘头、非理性的背后是对其社会制度命运的恐慌和丧失自信。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当的时代潮流。“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做历史的促进者,做时代的偕行者,要有引领新时代的新理念,有顺应新变化的新方略,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破解世界治理难题的大国担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向的新世界,不会自然而然就到来。在这一过程中,大国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大国意味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更大担当,而不是对世界事务为所欲为的搅局、对人类权利肆无忌惮的践踏。

但是,也有一些发达国家罔顾时代潮流与社会期待,对新兴力量崛起心存抵触甚至畏惧。近年来,世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退群”“毁约”“脱钩”“筑墙”乱象纷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越来越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站在人类社会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之问,中国明确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走出人类之困、跨越世界之难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有力担当。

面对全球治理体系的顾此失彼、百病缠身,面对疫情疾病、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霸凌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地体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与各国共同维护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实现全球善治。

近年来,国际竞争摩擦呈上升之势,地缘博弈色彩明显加重,国际社会信任和合作受到严重侵蚀。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不仅对中国无端猜忌、恶意污蔑、恣意造谣,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甚至包括美国盟友颐指气使、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将来之不易的国家间互信降至低点。

面对信任赤字,中国提出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用极大的善意、极大的包容、极大的定力,呵护涵养着信任这一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

进入21世纪,世界和平仍然是稀缺易碎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恐怖主义仍然猖獗不息,不少国家民众特别是儿童饱受战火摧残。面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动辄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一贯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一贯奉行弱肉强食、赢者通吃“丛林法则”的挑衅,中国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与各国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世界长久和平。

世界发展到今天,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对世界上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发展创造财富、创造幸福,而不是制造问题、制造矛盾。中国政府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正确义利观。主张发达国家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发展中国家为代价,大国的利益不能建立在其他国家被掠夺被盘剥的基础上。中国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了坚实基础和可行路径。

擘画世界之新的中国创造,20184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作为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制度体制模式,也不主张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而是一种新世界观、新价值观和新方法论,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道路设计与制度建构,是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界限,站在全人类高度、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宏大实践。

世界是个“地球村”,人类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是”固然重要,“想要是”更加重要。世界不仅要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更要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认同、维护这一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不仅是“你的”“我的”“他的”,更要成为“我们的”、成为“大家的”。我们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的问题。这些利益只有共同合作才能获得,这些问题也只有共同应对才能化解。如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其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全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仍然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惨痛代价警醒人类社会,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其外、独善其身,只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才有希望、有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作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不论大国小国,不论发达还是欠发达,在共赢、共商、共建、共享中,让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成真。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世界大同绘制了蓝图,标注了高度。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而不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文明多样性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及全球治理体制的“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等等,这些理念越来越为世界所接纳、所认同、所践履。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多次被写入联合国的各种文件决议中。

中国不仅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身体力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现实的运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带一路”建设。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到行动,从倡议到建设,已经有130多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后花园”,而是沿线国家的“百花园”;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作为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新样态,“一带一路”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与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从主张到实践,从理念到现实,中国赓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明传承,秉承“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历史底蕴,抱守“协和万邦”“和实生物”的文化精神,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由愿景化为现实。

思考讨论


上一条:中国智慧 案例 下一条:第十四章专题二十五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案例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