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专题 案例
案例1: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知识要点:
科学发展观
案例呈现:
1、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 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3、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4、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5、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6、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The Yellow River ---黄河,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8、水污染。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9、海洋污染。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10、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资料来源:央视网文章:《全球十大环境问题》2009年4月16日)
思考讨论:
导致十大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人类的警示是什么?
案例解析: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工业化,过度滥砍滥伐、乱排乱放导致的,这些问题时刻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向人们敲响的警钟:如果不采取新的发展方式,尽快修复生态环境,最终环境问题的恶果只能由人类承担。
案例2:飞鹤打造智能工厂 助推国产乳业转型升级
知识要点: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案例呈现:
奶业是关系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随着消费升级,我国奶粉行业需求回暖,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产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2018年11月7日,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鹤)提前达成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首个百亿的目标。从营收不足3000万到突破百亿,从区域品牌到行业第一,飞鹤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与推动者。如今,飞鹤乳业已发展成为拥有8家婴幼儿奶粉核心加工厂,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终端门店达到9万余个。飞鹤信息化管理部智能制造经理蒋朝福在采访中谈道:“飞鹤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始终立足本土做科研创新、持续优化升级母乳配方、专注打造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口粮’的初心,也得益于飞鹤近年来勇于探索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实践提质增效的硕果。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各行业均进行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以乳业为例,其面临国家食品安全管控及消费者需求升级的要求,如何借助新兴技术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赋能,并及时、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乳业加速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飞鹤牢牢布局,以飞鹤(甘南)工厂为试点建设乳制品智能工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配置德国公司先进的乳粉加工生产线,英国全自动包装线,以及国内先进的自动装箱、码垛及物流仓储设备,实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工厂中集成从原奶接收、原辅料采购、高级排产排程、加工制造、全过程质量管控、实验室检验、仓储物流、销售到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构建车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智能网络,实现乳制品产业链上下游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目标。飞鹤依托于此产业生态链的智能化建设与管理,在保证奶源新鲜的基础上,构建了2小时生态圈;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最快9~28天内即可从消费者订购到牧场挤奶生产,再到送达消费者手中,最大程度保证产品的新鲜。
回顾中国乳业的发展史,沉浮交替,值得欣慰的是,以飞鹤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在这场乳业复苏变革中,借助智能制造的东风,推动乳业由传统走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搜狐新闻《飞鹤打造智能工厂,助推国产乳业转型升级》2020年8月4日)
思考讨论:
飞鹤升级转型契机与理念是什么?
案例解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飞鹤奶粉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乳企,在此时提出打造智能化工厂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使命。我国乳品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全球竞争的严峻态势下,飞鹤利用原有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以及全产业链布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和普及,未来中国乳业在“智造”方面也将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案例3:中美这七年
知识要点: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时机
案例呈现:
2008年夏天,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之后途经上海返回纽约,他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很有影响的评论,题为“中美这七年”,刊登在当年9月10日的《纽约时报》上。文章对美国和中国的政治生态及其优劣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很有参考价值。以下为选取文字:
当我坐在鸟巢的座位上,欣赏闭幕式上数千名中国舞蹈演员、鼓手、歌手以及踩着高跷的杂技演员魔幻般的精彩演出时,我不由得回想起过去这七年中美两国的不同经历:中国一直在忙于奥运会的准备工作,我们忙着对付“基地”组织;他们一直在建设更好的体育馆、地铁、机场、道路以及公园,而我们一直在建造更好的金属探测器、悍马军车和无人驾驶侦察机……差异已经开始显现。 你可以比较一下纽约肮脏陈旧的拉瓜地亚机场和上海造型优美的国际机场。当你驱车前往曼哈顿时,你会发现一路上的基础设施有多么破败不堪。再体验一下上海时速高达220英里的磁悬浮列车,它应用的是电磁推进技术,而不是普通的钢轮和轨道,眨眼工夫,你已经抵达上海市区。然后扪心自问:究竟是谁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 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接受了现代国家主权和人权的主要观念。但中华文明的种种特质又使它与众不同。 人口,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创新+巨大人口产生的规模效应+影响中国和世界。许多境外企业投资中国都有一个口号,只要能在中国做到第一,就能做到世界第一。这个趋势随着中国的崛起正在开始扩大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如旅游、航空、影视、体育、教育、新能源、现代化模式、高铁等。 疆域,我们一些人比较羡慕小国寡民的生活,实际上小国有小国的困难。小国经不起风浪,而大国遇到风浪,回旋余地大得多。 智利是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2010年一场大地震,GDP就跌掉一大块,整个经济可能两年内都喘不过气,而中国即使遇到汶川大地震这么大的天灾,整个国家经济纹丝不动。 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产业升级往往意味着产业迁移到外国,而中国在自己内部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这就延长了中国制造业的生命周期。
(资料来源:搜狐新闻文章:《国际关系那些事》第351期《一个美国大V眼中的:中美这七年》2018年2月8号)
思考讨论:
弗里德曼认为导致中美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解析:
2001年,9·11事件把美国引向反恐战争,同样是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且加入世贸组织开启了一条与美国不一样的建设发展之路,这就是弗里德曼口中说的过去这七年不一样的变化。自2001年以来,虽然世界深陷恐怖袭击与反恐战争的漩涡,但中国在危机中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来参加奥运的外国友人刮目相看。
案例4:智谷机电 化危为机
知识要点: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时机
案例呈现:
智谷机电成立于2013年,打造了自动化缝纫机自主品牌IMB,也是国内拥有自动化缝纫机品类最多的企业。2019年销售额1亿多元,海外市场持续发力,与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占比是6:4。去年年底签订了七八百万美元的海外订单,所以2月11日复工后,也一直在赶交货期。谁知到了3月底,海外疫情暴发,很多海外订单暂缓交货。“我们自动化缝纫机行业是为纺织服装行业服务的,疫情让纺织服装行业遭受重创,我们也随之进入低迷期。”陈新华说,公司200多人,其中70多位员工还有房贷要还。内忧外患之下,是等待行业复苏,还是寻找新机?没有过多的犹豫,智谷机电积极投入疫情所需的口罩、防护服等一系列生产设备的研发,先是做了超声波点焊机、N95封边机,有了基础后,开始生产超声波缝合机。
以前手术服、防护服的缝合,是用线缝合起来,再用胶带把它压实。“当时全常州一天只能生产30台这种老式的缝合机。智谷机电用超声波直接将布粘合在一起,一天能生产300台超生波缝合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超声波缝合机4月研发5月上市后出口欧美和东南亚因疫情需要,4月份销售超声波点焊机、N95封边机,产能增长185%;5月份开始销售超声波缝合机,产能增长450%;6月份超声波缝合机进入全球销售,产能增长600%到800%,一线员工收入也明显增长二三倍。智谷机电实现了化危为机,在逆境中完美逆袭。
(资料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文章:《常州天宁:化危为机 用进军之势抢抓“超声”发展新机遇》2020年8月3日)
思考讨论:
智谷机电遇到的危是什么?又是如何化危为机的?
案例解析:
智谷机电本来是行业龙头,海内外的订单量大,本来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但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严重影响了智谷机电的海内外市场。在危机之中,智谷机电努力寻求机遇,应对市场的新需求,转向全球急需用品口罩、防护服的生产,并且攻坚克难,进行技术研发,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危机中实现产能和销量的翻倍增长,在逆境中完美逆袭。
案例5:变固废钢渣为生态公厕 张家港绿色工厂实现可持续发展
知识要点:
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呈现: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每个人、每个家庭,也关系到每个企业。近日,由中国冶金报社组织的2020“寻找最美绿色钢城”评选结果揭晓,位于张家港市南丰镇的江苏永钢集团获评“2020绿色发展标杆企业”。
2020年7月3日,江风徐徐。在风景怡人的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市民杨晓敏发现这里建造了一座生态公厕。据了解,和传统建筑物不同的是,公厕建筑采用的原材料来自永钢集团的固废钢渣。
2018年,永钢集团投资5000万元,引入了钢渣3D打印生产线。原材料主要是钢铁冶炼产生的固废钢渣,这些钢渣经过颗粒化碾磨处理后,添加黏合剂,就可以打印出硬度不低于传统混凝土的成品,成品可以应用到生态厕所,还可应用到治安岗亭、公交站台、共享公寓等建筑物,以及花坛、景观绿化墙等配套材料,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永钢集团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为指导,大力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2019年,永钢集团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体申报的张家港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批准,成为全国50个基地之一。陈成介绍,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投入使用后,预计年处理建筑拆除垃圾110万吨、装潢垃圾30万吨,年产再生无机混合料60万吨,再生干混砂浆30万吨。
在蒸汽循环利用上,永钢集团钢铁板块各生产工序(转炉、电炉、轧钢)每小时产生的低压饱和蒸汽约150吨,其中99%用于厂区内工业生产、生活,剩余的1%用于发展永联村现代化农业。此外,通过管道将炼钢蒸汽输送到现代粮食生产基地、鲜切花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从而实现了现代工业与高效农业的产业循环。
(资料来源:学习强国文章:《变固废钢渣为生态公厕 张家港绿色工厂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7.13)
思考讨论:
永钢集团实现了怎样的转变?这些转变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案例解析:
永钢集团实现了“变废为宝”、现代工业与高效农业循环发展的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启示:1、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托先进的科技
2、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效率更高
3、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更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