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典型案例 >>  正文

第五章专题五 文字案例

时间:21/10/01 02:05:30  浏览:

第五专题

案例1:上善若水

知识要点:

奉献精神传递社会温暖,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案例呈现: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

译文: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资料来源: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d6aa5b249382.aspx)

思考讨论:

我们能从这几句话中收获什么做人的道理?

案例解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它没有固定的形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它没有周定的色彩,“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它没有固定的居所,沿着外界的地形而流动;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多变,或为潺潺清泉,或为飞泻激流,或为奔腾江河,或为汪洋大海; 它川流不息,却没有穷竭之时。

居善地: 即处于适当的位置,它不一定是最好、最高的位置,还可能是别人最厌恶的地方。我们常常说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上学时选择专业,出来后找工作。有时我们太过看重外界的评价,太过注重虚荣,而换来换去,殊不知适合白己的小是最重要的,即使在别人看来,它很低下。

心善渊:人的心要像深潭一样平静而深远,即要有涵养,能包容,不浅薄,不狭隘。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包容不同的人和事,才能吏好地融入社会当中。

与善仁:与别人交往要怀有仁慈和爱之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以不争之心而争。

言善信:水客观地映照天地万物,人也应像水一样,恪守信用,直行危言。

政善治、事善能:治民皆应顺应大道,无为而治; 行事应该效仿水,遵从潮流,圆润而不僵化。

动善时:水总是依规律应时而动,人亦当如此,遵规应时,顺势而为。

老子用水之特征和作用来比喻最优秀的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人格特征。水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柔弱,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二、水善于趋下,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善于停留在卑下的地位;三、包容、宽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纳同类的无穷力量;四、滋养万物而不与相争。老子认为,最优秀的领导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这样的人,愿意到别人不愿意到的地方去,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够做到忍辱负重、宽宏大量。他们具有慈爱的精神,能够尽其所能去帮助、救济人,甚至还包括他们所谓的“恶人”。他们不和别人争夺功名利益,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王者。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案例2:直击云南瑞丽边境抗疫

知识要点:

道德模范都是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此实现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飞跃。

案例呈现:

01

在云南瑞丽,有个小宝宝,才1岁7个月,却已经做了59次核酸检测。

刚开始做咽拭子时,他还会哭闹。

但是现在,看到医护人员伸过来的棉签,他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立马就把嘴张开,自觉配合检测,乖到令人心疼。

很多网友都在感叹:

“他会不会以为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呀?孩子,我们以前不是这样的……”

“这两年出生的孩子,真的以为口罩就像衣服一样,出门就要戴上,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关闭,但其实我们以前真不是这样的啊!”

是啊,我们以前真不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中国的大多数孩子也不是这样的。

这个宝宝之所以隔三差五做核酸检测,是因为他所在的云南瑞丽。

这个小城因为紧邻缅甸,一年内爆发了四次疫情,严重到三度封城。

所以在那里,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都是生活常态,最密集时每隔三天就要做一次核酸。

尤其是最近这一波德尔塔病毒,传染性实在太强。

孩子父亲说,虽然他们家属于低风险地区,现在不用继续居家隔离了。

但还是不能外出购物,所有的商场超市都不营业,买东西只能网上下单配送,散步也只是在家附近。

而他原本是做翡翠生意的,现在受疫情的影响,不能开店,已经好几个月没收入了。

“再坚持坚持吧,反正疫情很快就会结束了吧……”

他这样期待着。

但是。

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疫情……肯定不会很快结束的。

尤其是在瑞丽。

02

为什么云南瑞丽的疫情会如此严重?

因为缅甸的疫情很严重。

而瑞丽这个边境城市,几乎三面都被缅甸包围着。

瑞丽边境线长达169.8公里,且没有天然屏障,全是各种河流、密林、堤坝、田埂、村落……

甚至有一个寨子,被分成了两个国家。

中国的瓜藤经常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也不时跑到中国人的家里生蛋。

这种紧密相连,在平日里还好。

但是疫情期,麻烦就大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缅甸的疫情一直很糟糕,现在新冠感染者总数已经超过了41万。

前几天还有报道说,缅甸的医疗卫生系统濒临崩溃。

当地人说:“我看到太多人死在救护车上。医院因为没有病床无法收治病人,并且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药物和氧气了。”

还有一位缅甸居民说,他母亲去世了,当他把遗体运到火葬场时,发现火葬场已经不堪重负,而且火葬木柴的价格上涨了三倍,等待火化的时间从20分钟增加到五六个小时。“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无论你去哪里,满眼尽是救护车和尸体。”

今年7月,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就警告,缅甸5400万人口中半数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缅甸全国只有不到3%的人口完全接种了新冠疫苗,是东南亚接种率第二低的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把缅甸的疫情,拦截在国门之外,可想而知有多难。

刚才说了,中国和缅甸的交集太多了。

因为“一寨两国”之类的特殊现象,两国人民的来往非常密切,不少瑞丽居民家里都有缅甸亲戚。

而且很多瑞丽人都会去缅甸做生意,很多缅甸人也来瑞丽打工。

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瑞丽口岸全年出入境人次高达2063万,平均每天都是五六万的人口流动,占云南省边检出入境流量的一半了。

所以在边防问题上,很难做到一刀切。

而随着缅甸国内疫情的失控、医疗系统的崩溃,越来越多想要活命的缅甸人,开始想尽办法偷渡来瑞丽。

挖地洞的,游泳泅渡的,翻铁丝网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黑色幽默的是,很多常年在缅甸北部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的犯罪分子,也开始排队回国。

他们宁愿坐牢,也不想在缅甸多呆一分钟。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在瑞丽入境口岸等待回国的人,比过年还多。

瑞丽的防疫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03

当我们放心地上班、悠闲地过周末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在边境线上的瑞丽人,为了守住国门有多拼。

这个总人口才20多万的小城,先是发动当地所有公职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抗疫,后来又从全省各地借调支援力量。

上至五六十岁,下到十几二十岁,男女老少齐上阵,在各个执勤点24小时的轮班守边,可以说是全民皆兵。

很多执勤点在原始森林里,气候湿热,早晚温差大,动不动就下暴雨,条件特别艰苦。

山里的各种蛇虫鼠蚁,把守边人的身上咬得特别惨。

但他们仍然24小时坚守,硬是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巡逻道”。

真的……不容易。

8月8日,还有一位瑞丽民警,因为每天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又在防疫一线连续坚守了539天,身体扛不住,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至今仍在半昏迷状态。

此外,边防人员还沿着边境线上,修建起了500多公里的铁丝网“长城”。

别小瞧这些铁丝网,据说都带有36V电压,还装有摄像头、人体传感器和语音警报。

只要有人靠近,就会自动响起双语警告:

“您已进入中国边境监控区域,请马上离开!”

如果对方不听警告,硬要强行闯过边境,接到通知的边防人员就会立马赶到。

可即便如此,偷渡客依旧防不胜防。

在一些复杂的边境线上,每50米站一个人。

几乎每天都能抓到偷渡的,有的守边人还为此摔断了好几根肋骨。

还有当地的医护人员,也是同样辛苦。

其他城市就算做全员核酸检测,也是偶尔,不是常态。

而瑞丽已经做了几十次的全员核酸检测,他们的医护人员,真是一天也不停歇地在工作。

有一位抗疫司机,从7月初瑞丽发生疫情以来,就一直坚守一线,安全转运了数百位隔离人员。

母亲去世,他都没办法回去。

因为身处特殊岗位,回去也要隔离,谁也见不成。

他只能在母亲出殡那天,大哭着朝老家的方向深深鞠躬,说一句“妈妈,真的对不起”,以此送别。

此情此景,令无数网友动容。

04

写到这里,真心想说一句谢谢。

谢谢这些普普通通的同胞,这么辛苦地替我们守着中国的大门,挡住新冠病毒,让我们可以自由地生活。

在全球疫情依然泛滥的今天,我们的自由真的来之不易。

是那个做了59次核酸的宝宝,那个失去母亲的中年司机,那个大年三十仍在守边的父亲,那个突发脑溢血的民警……以及无数边境城市的医护、志愿者、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牺牲了他们的好日子,守护着我们的岁月静好。

相比于那些整日刷屏热搜的明星、网红,这些坚守岗位的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敬重。

疫情可能还要持续很久。

他们也还要辛苦很久。

我们做不了什么,只能真心地说一句“感谢”吧。

谢谢你们,全力守护我们。

愿疫情早日过去,你们早日回到平凡幸福的生活。

到时候,我们去瑞丽找你们玩啊。

感谢每一位辛苦付出的抗疫人。

(资料来源:李月亮《今天,全网都在心疼那个做了59次核酸的1岁孩子》,网易号,2021年9月6日)

思考讨论:

道德模范可敬可爱,但是不是不可学?因为他们太高大。

案例解析:

道德模范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是可以学、能够学的标杆。虽然优良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积累的结果。道德模范不仅做了普通人愿意做和能够做的事,而且把大多数人能够做到事做得更好。一些人认为道德模范固然可敬可爱,但不可学,因为他们太高大。其实,道德模范都是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此实现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飞跃。大学生应积极从道德模范身上获取前进的动力,做社会良知的守望者、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案例3: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抗疫感悟

知识要点:

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重在实践,贵在坚持。

案例呈现:

我是吴冰雪,家住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现就读于平顶山学院,是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

2021年的暑假对河南来说是不同的,多了几分伤感,少了几分欢快!与之前的所有愉快的假期不一样,这个暑假:河南先是经历了暴雨袭击,又是新冠疫情卷土重来!于是,这个夏天的河南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河南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的善意!而我作为河南人的一员,在疫情卷土重来的时候,就响应了宁陵县团委的号召,报名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县城执勤点执勤,提醒行人戴口罩,注意防护!8月12号我得知乔楼乡政府缺人手参与疫情防控时,就积极主动向乔楼乡团委书记马橄报名,就这样我在乔楼乡参与了第三、第四、第五轮核酸检测帮助了很多人扫码信息登记!每一轮的核酸检测都需要维持秩序,提醒来做核酸检测的村民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我和小伙伴们在结束核酸检测后,半夜回到家,躺在床上就起不来了,不止是我和小伙伴,更是所以“志愿红”的经历。“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每一段不凡的人生,无不依托于平凡的日积月累。”这是我曾在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的一段话,用以自勉。

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而新时代的青年没有辜负前辈的厚望,大疫无情人有情,最是动人“志愿红”。我作一名共青团员在这种下不会退缩,而是站到防疫一线,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可以打好这场防疫战。我在乔楼乡乔楼村委执勤点的工作是对每一位进出居民进行登记,定好进出村子的时间,做好登记,同时对每一名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登记,以及对来往车辆进行车牌登记和消毒,确保每一个进入小区的人员车辆安全不带有病菌。除此之外,小执勤点工作桌上,也有消毒的酒精,每一个值班防疫的人在值班前都会做好一系列消毒工作,带好两层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和来往人员有肢体接触。早八晚六,我迎着朝阳出发,跟着夕阳回家。每天过的都很充实,统计返乡人员信息,给进出人员测量体温等工作让我感触颇深,了解了基层村干部的不易。

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而吾辈青年,但求无负今日,无负民望,无负国家。

(资料来源:吴冰雪《战疫情——致敬商丘最美逆行者(147)》,商丘市委网信办2021年8月28日)

思考讨论:

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提升道德修养?

案例解析: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成为大学生关爱他人、传播青春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遍及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大学生应带头学雷锋,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实践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案例4: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授予钟南山等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知识要点:

尊崇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案例呈现:

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11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功勋模范人物

一人获授“共和国勋章”

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三人获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张伯礼,男,汉族,中共党员,1948年2月生,河北宁晋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张定宇,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河南确山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2019年12月29日,在收治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后,他立即组建隔离病区,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组织动员遗体捐献,为确认新冠病毒赢得了时间,为开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创造了条件。作为渐冻症患者,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陈薇,女,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2月生,浙江兰溪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资料来源:新华社《授予钟南山等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人民网2020年8月12日)

思考讨论:

为什么要授予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案例解析:

网上有一段关于李兰娟院士说的话:“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适当管控娱乐圈那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希望媒体,教育部门,全社会能够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崇尚科学,要尊重科学家,要努力成为科学家。疫情过后,希望全社会树立健康观念,树立生物安全意识,多科普健康知识,多一些忧患意识”。

现在社会上有种说法“戏子误国”是对娱乐圈存在的现象一种讽刺,这种说法单单看是存在偏颇的,但它为何会出现,那是人们早就看不惯了娱乐圈各种“潜规则”“丑闻”不断,而且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影响巨大,造成了一帮年轻人不务实,不想务工,梦想着当“明星”。

那么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知道,为何中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那是因为在中国,我们的很多舆论和新闻都偏向娱乐,给人造成一种娱乐至上的现象,而人又是好奇心特别大的人,会挖空心思去关注这些曝光的人群,那么这些影视明星获得的关注越多,她们出名的机会便越大,但从来不会关注她们为这个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我们的舆论和媒体宣传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最高荣誉,有利于大力宣传抗疫英雄的卓越功绩和光辉形象,强化国家尊崇与民族记忆;有利于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展示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民族品格,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案例5:袁隆平和他的金黄时代

知识要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道德内涵,展示着道德的力量。

案例呈现:

看到他静静地躺在那儿,所有人都掉下了眼泪。

  打着蓝白相间的领带,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瞻仰遗容的人群缓缓走过,还没到跟前,就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鞠躬,一边流泪,一边双手合十。

  他老了,脸上的老年斑清晰可见,头发是花白的;但他又好像永远年轻着,大家会一直记得他笑咪咪的模样。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门口,“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这幅毛笔写的挽联,祭奠的人们默读了一次又一次。

  “别排了,瞻仰遗容一共1个多小时,就剩下10分钟了。”擦着眼泪出来的人,不停地劝着门外空地上排队等着的上万人。

  太阳很大,人群很安静。孩子们不哭不闹。听到好心劝告后,大家全部都摇头回应:“万一还能赶上呢,我们想看一眼”。

  他们攥着花,为袁老做最后的送别。

  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分,袁隆平院士去世。

  当天深夜,健康时报记者赶赴长沙。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地,走进了祭奠袁隆平院士的人群,走进那个属于他的时代。

  2天时间,48个小时。带着悼念现场的千千万万个人的眼神和只言片语,记者努力从书中、从影像里寻找袁隆平生前的足迹,用多个片段还原、追忆那个真实而“普通”的袁隆平。

  向袁隆平、以及镌刻着他金黄稻穗儿的伟大时代,致敬。

 5月24日,瞻仰遗容后的人们走出灵堂。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5月24日,瞻仰遗容后的人们走出灵堂。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殡仪馆里捧花的孩子

  “爸爸告诉我,没有袁爷爷,我们就会挨饿。”在殡仪馆外一眼望不到起点和终点的人群里,7岁小男孩孙天越带着一个全新的红领巾,用稚嫩的语气回应着记者。

  在被问到“如果有机会和袁爷爷说几句,最想说什么?”的时候,小天越想了几秒说:“袁爷爷,不要忘了我们。”

  话音刚落,孩子身边的父亲眼泪就掉了下来,眼睛一边向上看,一边局促地整理着怀里的花束:“孩子说了,以后再也不剩饭了。”

  从5月22日开始一直到5月23日深夜,长沙一直在下雨。但丝毫没影响殡仪馆的数万群众。

  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未成年的孩子。小天越是记者随机采访的30个孩子其中之一。从3岁到17岁,无一例外的都知道:袁爷爷是研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有了他,我们才不会挨饿。

杨可心在排队人群中举着自己为袁爷爷做的画,上面写着: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会好好吃饭。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杨可心在排队人群中举着自己为袁爷爷做的画,上面写着: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会好好吃饭。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爸爸告诉我,爷爷那代人,都吃不上饭,就是因为有了他,我们才能吃饱。”6岁的小女孩杨可心手里捧着自己的画说,爸妈昨天一边看手机一边哭,被问到为什么来献花时,小女孩说,是要来送别袁爷爷。

  “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种的水稻是给大家填饱肚子的。”和76岁的奶奶、48岁的爸爸和14岁的姐姐一起来缅怀的7岁小男孩张宿豫说,以后要成为袁爷爷的人,被追问“是哪种人?”的时候,小男孩没有丝毫犹豫:是心怀祖国的人。

  殡仪馆外人头窜动,队伍一排,就是几公里。无论多大的孩子,没有人喊累。

烈日下的殡仪馆门口,万人排队瞻仰袁隆平院士遗容。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烈日下的殡仪馆门口,万人排队瞻仰袁隆平院士遗容。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时光回转到2019年的一天,在站着完成30分钟演讲后,袁隆平被带到休息室休息,想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他常常面露疲惫。

  据《人物》杂志《暮年的野望,袁隆平的最后十年》一文报道,工作人员会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大家,袁隆平累了,需要休息。这是他生活的常态。但当有人来问,刚刚献花的小朋友们想来跟教科书上的袁爷爷合影时,袁隆平突然来了精神,立刻站了起来。

  在他面前的,是些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穿着校服,在见到课本上的人物时,孩子们满眼都是紧张。

  “你们都是中学生吧?”没想到的是,一直沉默的袁隆平难得地主动说话,他少见地露出了笑容。

  而今天,在烈日照耀下的殡仪馆里,很多孩子穿着长袖的校服,从幼儿园到高中均是如此。这是袁隆平生前深爱的一群人,他曾说过:孩子,是未来中国的脊梁。

小学生在给袁隆平献花,三鞠躬。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小学生在给袁隆平献花,三鞠躬。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在排队人群中,还有一个16岁的孩子,手里拎着3个装满鲜花的大袋子。5月22日晚上,他在微博上发起了“帮人献花”的话题,1小时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1个请求。

  “我跑了好多家花店,凑齐了71朵花。然后一个个回家写缅怀卡片。”他告诉记者,他把这件事儿,当作是00后对老一辈科学家“根”与“精神”的延续,因为他的爸爸曾告诉他,家里的3个爷爷,有两个是被饿死的。

  “袁爷爷是种水稻的人,让我们吃饭的人。”一位3岁的小朋友重复着这句话走向殡仪馆;站在他后面的是一位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17岁大男孩徐志宇,他告诉记者,穿着校服是对袁爷爷的尊敬。

  说起想对袁爷爷说的话,徐志宇满眼坚定:“袁爷爷,你最放心不下的这片天,以后我们来顶。”

  袁隆平遗像面前,那些捧花的孩子,真正托举的,是这个民族的希望。

  “那一串串农作物,好漂亮呦”

  2011年1月,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这个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地方,6块大型电子屏幕同时播放着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大约在第6秒,袁隆平出现了,穿着格子衬衫,身后是一张金黄稻穗的照片。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2011年1月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第6秒袁隆平出现在画面。

  无论是在之前的几十年,还是在这之后的十年,袁隆平的双脚,一直深深地扎在稻田里。他裤腿上沾满的泥渍,是让中国人吃饱肚子的艰难烙印。

  关于袁隆平的出生和如何走向杂交水稻的科研路,央视十年前的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做过详细的影像资料留存。

  1930年,袁兴烈一家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年轻的父母一时兴起,在姓名一栏里只填写了:“袁小孩儿”,这个孩子就是袁隆平。当时在协和医院留下的模糊的脚印,是他给世界留下的最初印记。后来,因为族谱中辈分该是“隆”字,又出生在北京(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因此名为袁隆平。

  袁隆平的父母,希望下一代能够光耀门楣。1936年,不满六岁的袁隆平被送到武汉汉口最好的小学,而这个选择冥冥之中为他种下了一颗“种子”。

  “小学一年级那年的6月份,老师带到我们去附近的一个企业家庄园,看到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好漂亮哦,还有那些葡萄,一串一串的。好漂亮哦。”在央视纪录片的画面里,袁隆平讲述着70多年的画面,依然激动的张开手比划着,也是那时,袁隆平第一次爱上了“农”这个字。

  当袁隆平再次回忆起儿时的这次经历,发现他是如此美妙信息,却又恍若一场梦境。还没来得及好好咀嚼这个梦,战火就让它支离破碎。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几个月后武汉失守,这个普通的殷实之家开始随父亲逃难。国土沦陷,疾病、饥饿、伤痛,死亡时刻伴随着这个家庭。战争也使得袁隆平从小就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不受别人欺侮,中国必须强大起来。

  在湖南教育出版社《袁隆平口述自传》中,他曾回忆:当时吃不饱饭,那真难受啊,也有饿死了人的!我至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那种凄惨的场景对我有很大的刺激。

  儿时的梦想,年少时经历的战火和正在体验的饥饿感一起纠缠在当时还是青年的袁隆平的脑海中,他意识到,要吃饱饭,首先应当关注主要的粮食作物,于是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袁隆平行走在一片稻田里,这是一种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一颗异常饱满硕大的种子开启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新篇章。

  1969年冬,为了加快试验进度,也为了寻找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袁隆平带领他的实验小组,去到温暖的云南元江,加速培育实验。一个月后,云南省通海县发生了7.7级大地震,而地震的震中距离袁隆平工作的元江县只有150公里。

  “地震中心我们这一百多公里,摇动的很厉害呀,我们就出来,不敢住在房子里面,冲到了操场。”袁隆平回忆这那段苦日子:后来他和助手们在又漏风又漏雨的窝棚里继续试验工作。在云南征集到的大量野生稻资源让他欣喜万分,试验刚结束,他就带着这些样本马不停蹄的返回了湖南。

  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30多年的时间,1997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2017年,1100公斤。截至2020年,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共有133个。

  尽管如此,袁隆平依然努力的继续向前走。

  5月24日,在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现场,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含泪讲述袁老遗愿:袁老师是一个非常和蔼,非常执着的一位老人,他从前说过,希望有一天为中国增加1亿亩良田,多养活8千万人口。

  袁隆平的的愿望,后辈人一定会完成。而他所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

因为花束卖光,一对兄妹在草丛里摘野花准备和妈妈一起去祭奠。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因为花束卖光,一对兄妹在草丛里摘野花准备和妈妈一起去祭奠。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一张来自非洲的纸币

  5月22日晚,联合国官方微博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福泽,早已洒遍世界。

  2019年末到2020年初,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选手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2017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

  袁隆平看见后还好奇:“怎么给我一张钱?”仔细一看才发现,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的2万纸币上,印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的2万纸币上,印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值得被传颂。

  据央视新闻2019年的一档视频节目中记录,马达加斯加,这个在很多人眼里一个梦幻般的地方。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团队在2006年去到那里的时候,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

  生活上的困难,团队成员们可以克服,可是当他们满怀热情地告诉当地人:“我们来自中国,来帮你们种杂交水稻,这种水稻的产量至少可以翻倍。”当地人却都觉得很难相信,更不想配合。

  团队成员们还要面临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技术性问题,比如说青蛙,在我国的稻田里它是吃害虫的,可是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就有这么一种青蛙,不爱吃害虫,更爱吃水稻。再比如变色龙,它们稍微好一点不吃水稻,可是喜欢在成熟的稻田上爬行、冲浪,会压倒大片的稻田,导致减产。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袁隆平的团队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攻克,一位农民一位农民手把手地去教课,一粒米一粒米地播种收获。

  如今,团队的农业专家和当地人在一起的时候,在肤色上已经不分伯仲。而这种坚守的背后,还有一位灵魂人物的支持,那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用产量和事实说话,如今当地人再提到杂交水稻的时候会说:“擦拉贝”,也就是当地语里最好的东西。

  从“魔稻”到“擦拉贝”,这种转变源于杂交水稻十几年出色稳定的产量,让他们相信这种水稻可以帮助马达加斯加共和国近两百万的饥荒人群吃上饭保住命。这种转变,来自于2017年的一场水灾,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农业专家划着船去看稻田,发现当地的秧苗都倒了,只有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还屹立在那里。

  十几年的光阴,这些水稻不光立在了稻田里,也立在了人们的心里;十几年的付出,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光在马达加斯加,而是在非洲的十六个国家都结出了金黄的稻穗。

  杂交水稻不仅登上了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钞,并被列入国家的发展国策。后来,马达加斯加牢牢记住了这份恩情,派出使节专程前往湖南长沙拜访了袁隆平,并将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赠予了袁老。

  如今的中国,每一个人可能都曾经吃过袁隆平院士的米。这些水稻,不光让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更让中国从一个世界粮食救援的接受者变成了国际粮食安全的保卫者。

  5月22日,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后,马达加斯加在农业部网站发表文章悼念袁隆平。文章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曾经帮助该国将水稻每公顷3吨提高到10吨,让马达加斯加的农业经历了革命性的改变。拉纳里韦卢部长还录制了视频,郑重表达哀悼。他在视频中表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离世使人类和中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发展的杂交水稻技术和中马两国坚实的合作关系将使世界消除饥饿的愿景在马达加斯加实现。

  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非洲的孩子吃上袁隆平爷爷的米。很多人说,要感谢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但更多人觉得,要感恩那些,面朝土地、心怀世界的播种者们,比如,袁隆平。

  他一直年轻着

  在人们的记忆里,袁隆平似乎从未变老。

  杂交水稻亩产量突破1000公斤后,他开始把重点转向海水稻,这是他暮年最大的心愿。

  直到90岁,袁隆平的记忆力都一直很好。在他生前的一段影像资料里记录了这样一段交流:一位客人造访,他和对方聊起国土面积、聊起人口、聊起一个县域的规模,他能熟练地说出——湖南的一百多个县,平均每个县的面积是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客人夸赞他记忆力好,他开心的大笑,他想一直年轻,想做更多事儿。

  据“最人物”2020年9月报道,当时已经90岁的袁隆平说,有医生告诉他,中国的老年人,到了85岁基本上记忆里都开始变得不好。“幸好,我今年90岁了,还没有糊,脑瓜子还没有糊。”说完,袁隆平哈哈笑了起来。

  在2019年拍摄的纪录片《时代|我》里,一段画面让很多人泪目。

  2019年3月,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始前,助理辛业芸给工作人员交代:“袁老师下车的地方到会场之间最好不要超过100米,而且只能是平路,不能上坡,也不能有台阶,助理甚至现场走了一趟,走到电梯处是43步,换成老年人的速度,大概80步,再走到会场,需要42步”。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说,“我们到时候扶着袁老,站在旁边借点力”。辛业芸回复,“他就是不愿意给你看出他走不远。他也不喜欢别人扶他,只要自己感觉能走,就会摆摆手,说不要扶,不要扶”。

  还有一次,会议开始前,袁隆平问身侧的人,“杨聚宝来了没有?”那是一位水稻育种专家,也是他的同行者。对方回答,没有,走路都困难。

  “哎哟,走路都困难了。”他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动了动嘴角,眼神里是惋惜。他好像还没从这个答案里走出来,又问,“今年多少岁了?“还没到 80 岁”,已经 90 岁的他听到后摇了摇头。

  他知道,衰老,不可避免。在最后一次接受深度视频人物特稿《时代|我》中,记者深度视频采访时,“你现在最在意的是什么?”尽管一个问题重复了很多次才听清,他还是在听懂的瞬间大声说出了几个字:“杂交水稻。”说完,舒展了紧锁的眉头。

  在健康时报记者查询所有袁隆平生前的资料时,有一个最让人动容的画面,久久浮现在脑海不能忘却:那是2019年的一天,天朗气清。袁隆平坐在观光车上手搭在白色的栏杆外,正参观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停车,让院士看看这群小鸭子。”身边人看出了袁老舍不得离开,马上让司机停车。

  坐在观光车里的袁隆平,轻颤着的嘴微微张开,嘴角上扬,眼神里闪着光芒。一直感叹:鸭子好漂亮啊!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么点的小鸭子,就能长这么大了?!”停下几秒后,他又重复了两遍:好漂亮啊。

  这句重复了3次“好漂亮啊”的场景,像极了80多年前,他第一次在农庄看见好看的农作物时的样子。这个看见10几块钱的衣服一次买很多件的人,跨越尽一个世纪的风霜,从未变过。

  此时,袁隆平已经89岁。脸上的斑点清晰可见,皱纹也深刻了许多。看着鸭子游过,他突然动了动身子,学着鸭子叫了起来:“嘎嘎嘎嘎嘎”。

  周围人都笑了,只有他,像个孩子。

(资料来源:《袁隆平和他的金黄时代》,《健康时报》2021年05月25日)

思考讨论:

为什么说袁隆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案例解析:

袁隆平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科学家,是我们最熟悉的英雄。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节目中的颁奖词是这样介绍他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杂交水稻,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丰收的希望: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不仅解决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他还让中国人永远有了“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底气,也为世界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亩产实现高产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他真正在用初心和使命,敢为天下大同的精神,是一生都在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践行者!

袁隆平老先生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说,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也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其实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为了这两个梦想,数十年来,袁隆平一直坚守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国外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稻香寄深情,飘香满人间……



上一条:第五章专题五 教案 下一条:第五章专题四 教案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