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典型案例 >>  正文

第五章专题四 文字案例

时间:21/10/01 02:03:44  浏览:

第四专题

案例1:罗阳--航空报国英模


知识要点:爱岗敬业。

案例呈现:罗阳,1961年6月生,辽宁沈阳人,出生于军人家庭,高考志愿全是军工类,大学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大学生,在那个“科学的春天”里,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很快成为班里多门功课满分的优秀生。刚入大学时,罗阳曾看过一部资料片。由于信息化程度低,片中我空军飞机还没看到敌机,就被对方击落。罗阳很震撼,当天与同学们讨论到深夜……他说:“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国的先进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我国的国防工业能够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982年夏天,罗阳大学毕业分配到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员,后任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当同事们工作之余都在读小说、看外语、打牌的时候,罗阳却在灯光昏暗的办公室里看技术资料。罗阳说,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11月25日,正值全国人民为我国自行研制的航母舰载机歼-15在航母辽宁舰上顺利进行起降飞行训练而欢欣鼓舞时,作为该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同志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授予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

思考讨论:从罗阳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案例解析:从罗阳身上,我看到了他那种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为了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的那一刻,罗阳倾注了全部心血,将航空报国的志向写在蓝天碧海之间。正是因为有像罗阳这样的一批又一批改革者、创业者,我们才能不断攀上事业高峰。英雄谢幕,精神长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需要发扬罗阳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进取的追求,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案例2:邹碧华:公正为民的好法官


知识要点:办事公道。

案例呈现:邹碧华,江西奉新人,1967年生,1999年入党,历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庭长、庭长,2012年起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为了追求公正先后指导或参与审理了上海社保基金追索案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勇当全国司法改革的探路先锋,挺身为弱者代言,开创了未成年人起诉亲生父母的先例,让一个无助的孩子坚强地活下去。他不怕当法官中的"背徒",在法官与律师的"暗战"中,旗帜鲜明地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呼吁,并推动法院出台《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不仅被人们称为法官,更赢得了"法律人"的美誉。他把学习作为毕生事业,在繁忙工作之余,研究不止,笔耕不辍,成为当代中国"学者型法官"、"高素质法官"的杰出代表。母亲希望他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2008年9月,当事人沃根生83岁老母亲居住的阁楼起火,老人不幸葬身火海。沃根生悲痛不已,认为物业公司应对火灾承担责任,于是将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但由于缺乏证据最终败诉了。判决以后,他不服,一年接着一年上访。邹碧华主动接待了沃根生,并去到现场查看,回来后对信访法官说:"这个案子的判决没有问题。但我们做法官的既要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这样一位60岁的老人为了母亲的事四处奔波,我们一定要让他感受到法律对人格、对情感的尊重,这才是法律真正强大的力量。"在邹碧华的直接指导下,信访法官联系了街道、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协助沃家修缮了阁楼。

思考讨论:在你眼中,邹碧华是怎样一个法官?

案例解析:在我眼中,邹碧华是一个办事公道的好法官,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是人民法官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案例3:大国工匠:高凤林 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


知识要点工匠精神就是执着专注。

案例呈现:高凤林,国家高级技师,全国道德模范。他参与焊接发动机的火箭有140多发,占中国火箭发射的一半之多,是火箭关键部位焊接的中国第一人。

对高凤林来说,“长征五号”大运力火箭发动机每一个焊接点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而难度最大的就是喷管的焊接。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有数百根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这些细如发丝的焊缝加起来,长度达到了1600多米。而最“要劲儿”的是,每个焊点只有0.16毫米宽,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是0.1秒。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一小点焊接瑕疵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为保证一条细窄而“漫长”的焊缝在技术指标上首尾一致,整个操作过程中高凤林必须发力精准,心平手稳,保持住焊条与母件的恰当角度,这样才能让焊液在焊缝里均匀分布,不出现气孔沙眼。

思考讨论:高凤林身上体现一种怎样的精神?

案例解析:高凤林身上体现一种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三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工作,他始终坚持以国为重、扎根一线、勇于登攀、甘于奉献,一次次攻克了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事业为天,技能是地。他把美好的人生年华与国家、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与祖国的航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智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案例4:“大国工匠”胡双钱 35年无悔的坚守


知识要点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

案例呈现: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现任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主要负责ARJ21-700飞机项目零件生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技术攻关及青年员工的培养。先后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胡双钱从小就特别喜欢飞机,他经常跑到大场机场看飞机,直到飞机从头顶上呼啸而过,他常常暗暗发誓:“一定要当一名航空技术工人,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从技校毕业后,胡双钱被分配到5703厂飞机维修车间,每天可以近距离地接触飞机,也开启了35年飞机零件的历程。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一次加工的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这样的零件本来要靠先进的数控车床来完成,但当时厂里没有匹配的设备,胡双钱艺高人胆大,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用了一个多小时,打出36个孔。当这场“金属雕花”结束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

思考讨论:胡双钱身上体现一种怎样的精神?

案例解析:胡双钱身上体现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飞机作为“国家名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好这张“国家名片”,离不开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离不开像胡双钱这样的“大国工匠”,用踏实的劳动铸就“中国梦”。















案例5:徐立平:“雕刻”火药,为国铸剑


知识要点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

案例呈现: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班组长。1989年,工作还不到3年的徐立平,为找出正在研制的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的故障原因,与专家们一道从发动机中仔细探寻。在狭窄空间里,人在成吨的炸药堆里小心作业,每次只能铲出四五克药。为确保安全,规定每人在里面最多干上10分钟就必须出来。但为了让队友们能多休息一会儿,徐立平每次都坚持多挖五六分钟。历经2个多月的艰难挖药,故障成功排除。凭着过人胆识和刻苦练习,徐立平练就了一手“精雕细刻”的绝活。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误差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整形的误差控制在不超过0.2毫米,不到两张A4纸的厚度,这是徐立平的“雕刻”精度。

思考讨论:徐立平身上体现一种怎样的精神?

案例解析:徐立平身上体现一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30多年来,他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整形岗位,不惧危险,执着坚守,勇于担当,练就一身绝技绝招,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精雕细刻”,是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


上一条:第五章专题四 教案 下一条:第五章专题三 教案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