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典型案例 >>  正文

第五章专题三 教案

时间:21/10/01 02:02:43  浏览: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第三专题:遵守社会公德,传递网络正能量

相应章节

第五章 第三节

课时

2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理念

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2. 理解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能力目标

1. 自觉践行社会公德,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主动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2. 理性进行网络表达,自觉弘扬网络主旋律、传递网络正能量。

价值目标

模范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公民,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知识较为熟悉,但知行存在脱节现象,需在深化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使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学重点

1、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 加强网络自律,理性进行网络表达,传递网络正能量。

教学难点

如何培育新时代的社会道德观,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规范。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策略

遵照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超星学习平台、问卷星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程导入

1.1与学生回顾预习任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相关内容

1.2导入今天的学习内容: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回答自己自学的情况

通过自主观看视频、文章,形成对理论的具象认知。

2.学习知识点一: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2.1案例分析:北京事业单位人员隐瞒行程出境打卡5 被责令辞职

留学生“教科书式回国”获点赞

跟随老师学习、思考,并自主分析;

认真听取老师的分析,进行思考,并做好笔记;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公共生活和供稿秩序的概念,并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2 知识讲解: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提问:校园里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发生在什么地方?

疫情期间社会上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分小组讨论、总结:当今公共生活具备哪些方面的特征?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结合小组讨论分享,总结出公共生活领域包含哪些?

2)各小组讨论总结公共生活的四方面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

3.学习知识点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3.1知识拓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1)“两山”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两山”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二者关系的发展变化

4 ”两山”思想是与时俱进、科学的理论

跟随老师学习、思考

学生通过动手创作,对“两山”的理解更为透彻。

3.2课堂活动:

结合学生专业,组织开展环保作品创作,把“两山”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按照要求进行作品创作和分享交流

4.学习知识点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4.1问卷调查:

疫情期间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投屏展示课前调查问卷的结果,让学生根据问卷结果头脑风暴:网络生活中应遵循怎样的道德要求?

完成问卷调查

运用学习强国APP、学习通,小组头脑风暴并探究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突破教学重点。

4.2 知识讲解:

1.网络道德的定义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跟随老师学习、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本组同学认为在网络生活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要求。

2)案例分析,对照书本中所提出来的道德要求,再次明确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正确使用网络、健康进行网络交友、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等。


4.3 案例分析:

1)《病毒往事:兵马俑VS自由女神》

2)《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转发漫画讽刺美国》

3)《民调:只有4个地方认为美国抗疫比中国做得好》

4)《天目全球抗疫排行榜》第三期发布 中国稳居第一,美国连跌五位

4.4 组织开展课堂讨论:

结合以上案例,谈谈大学生如何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助力我国抗疫?

参与讨论并在学习通上发表看法

5.课堂小结

大学生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3.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跟随老师学习、思考

教学小结

创新之处

1.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专业,组织开展环保作品创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自觉参与保护环境,主动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

2. 以小见大,选取疫情发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名抹黑、人民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对于美方指责的回应、民调机构等第三方关于中国抗疫的评价等案例,层层深入,由现象深入本质,从小案例折射大道理,让学生在互动—探究式学习中自觉弘扬网络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

需要改进

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结合高职扩招带来的生源多样化等新问题,继续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课堂活动,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上一条:第五章专题四 文字案例 下一条:第五章第三专题 文字案例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