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典型案例 >>  正文

第四章专题一文字案例

时间:21/10/01 01:52:18  浏览:

完整样章

第四章专题一

案例1:国殇甲午战争

知识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案例呈现:

一个现代国家,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觉醒。

十九世纪中叶,同在落后国家行列挣扎的中国和日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甚至比日本还略早些起跑——洋务运动比明治维新早8年。但在“立人”的较量上,日本远胜中国一筹。

在向西方学习时,日本不像大清王朝停留在器物层面,而是提出“和魂洋才”的口号,致力“去旧更张”,打造现代国民,抓住了变革的精髓,从而后来居上,成为夷中之强。

明治维新其实质是一场政治变革,是“人”的革命。短短30多年,通过建西学、改兵役、撤藩置县、清田亩、鼓励民间资本和开展“自由民权”运动等一系列措施,日本奠定了国民国家的基本国家模式。民众逐步有了“清醒的个性意义上的权利意识”,在政治上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在经济上有财富支配权,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民,萌发了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

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国民的步调是一致的,没什么左翼、右翼之分,都认为他们打的是“国运相赌”的国家战争,从上到下像吃了激素一样处在极度亢奋之中。日本天皇自勒腰带,带头每天减少一顿饭,每年从内库中拨给海军30万日元。广大民众竞相仿效,解囊捐助,就连社会底层最卑微的妓女也慷慨拿出卖身钱支援前线。当时到日本去的中国人带回这些见闻,在京城茶楼酒肆居然被传为笑谈。

甲午前夜,沉睡的中华民族尚未睁开惺忪的眼。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在中国潜伏多年的基础上,向天皇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奏章《中国大势之倾向》,直指大清国的“软肋”——“人心腐败”。奏章分析认为,中国的腐败并非只是官场独有,而是全民丧失信仰,“朝野滔滔,拜金风靡”“人心腐败已达极点”。“察一国,如同察一人,先洞察其心腹,然后其形体……近清国之外形虽日新月异,实是一虚肿之人,元气委靡,不堪一击”。这位王牌间谍还引用孟子的话为中国下了断语:“上下交征利,则国危”。

国内外学者将甲午之战称之为“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是颇有见地的。在和日本作战的整个过程中,居然只有李鸿章的淮军在参战。皇帝下了几道诏书,调遣南方的部队和军舰都调而不动。当日军攻到山东时,守土抗敌的清政府招募新军竟然招不到,而日本计划增兵20万,但因报名踊跃实际招了24万多。这就好比一麻袋土豆,看起来是整体,但内部却是各自分离的,凝聚不起国民的意志和力量,怎么能够打赢一场攸关国家命运的战争?

甲午战败,某种程度上同样败在一个“散”字。在权力中枢,有帝党和后党之争,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两派为最高统治权明争暗斗;在朝廷内部,有主战与主和之争,朝中大臣从各自既得利益出发,偏执一词,导致清廷对日决策忽东忽西,朝令夕改。以李鸿章、左宗棠分别为首的两党,不顾外敌压境,在“窝里斗”方面不遗余力,乃至衍生出丁汝昌、叶志超等无能之辈去前敌“挑大梁”,而其他派系军事力量作壁上观。

甲午战后,一位日本官员在湖北沙市吃惊地发现,在这座长江中游港口城市,民众根本就不曾听说刚刚打过的一场关乎民族命运的战争。

尤其令人惊愕和耻笑的是,北洋舰队船只被围在威海卫港向日军投降时,鱼雷巡洋舰“广丙”号管带竟然提出,本舰属于广东水师,只是参加海上会操才来到威海,此时“应予放行南返”。在其心目中,好像不是自己的国家而只是北洋水师同日本进入了战争状态。

没有共同的社会信仰、统一的国家意志,缺乏凝聚全民族的精神支撑,人们各为其主,各谋其私,各争其利。

甲午战争的惨败终于激起了国民意识的觉醒。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的:“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变为第一个支配人的精神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自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兴起,北伐及大革命时代成长,“七七事变”之后的全民族抗战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美援朝时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高涨之时。倘若甲午战争时,国人便有这样的觉醒,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有可能重写。

资料来源:《惟民魂是最可宝贵的——甲午战争之败的国民性反思》,刘新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有删改)

思考讨论:

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案例解析:

纪念甲午,忧思难忘。审视过去与未来,一个民族特别需要一种全民的反省精神。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心。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个民族通过不屈不挠的奋起和抗争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在中华大地上展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国精神的内核。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亿万国民的精神追求。

“本立而道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了中华儿女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为解决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文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



案例2: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这些话要牢记

知识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案例呈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曾这样总结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为我国国家发展进步、社会安定团结、人民诚信友爱指明方向。本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以飨广大网友。

指路国家发展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的讲话

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

——2015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调研时的讲话

促进社会进步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前,中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8年5月25日,习近平向第十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致贺信

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法律底线不能破,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等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质次价高的亏心事坚决不做。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的讲话

铸就人民信仰

你们要注意培养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的讲话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你们现在都是小树苗,品德的养成需要丰富的营养、肥沃的土壤,这样才能茁壮成长。现在把自己的品德培育得越好,将来人就能做得越好。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的讲话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8年7月25日)

思考讨论:

为什么党和政府很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案例解析: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正确把握他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对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案例3: 疫情暴露美式民主的虚伪本质

知识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案例呈现: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掀开了美式民主的“华美袍子”,露出了上面爬满的“蚤子”。

截至6月2日,美国以超过180万的确诊病例,超过10万的死亡病例,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这样的表现,显然与其超级大国的身份不相匹配。面对不断攀升的数字,美政府只能一再改变对死亡人数的预估,从6万,到8万或9万,又到10万……

其实,作为超级大国,无论是药品研发、医疗设备制造,还是医护人员队伍,美国都具备“抗疫硬实力”。然而,这样一手好牌,却被一些政客打得稀烂。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许多美国人发现“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却无法给你一只口罩”,甚至有些一线医护人员只能头戴购物袋、身裹垃圾袋充当防护服。

在疫情暴发初期,一些美国政客无视专家警告、淡化疫情威胁——“病毒总有一天会奇迹般地消失”“疫情新闻是假新闻”……种种说辞让许多民众以为这不过是一场“大号流感”。与此同时,有国会议员被曝光在股市因疫情影响暴跌前抛售股票,谋求自身利益。然而,新冠病毒并没有“奇迹般地消失”,反而迅速成为美国的巨大灾难,曾经隔岸观火的他们,再也无法独善其身。

美国一些政客号称言论自由,但看看美国疫情预警者们的命运:华盛顿大学传染病学专家朱海伦1月份就美国内疫情发出警告,随后被下封口令,2月份她的实验室被下令停止检测;4月初,“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舰长布雷特·克罗泽因写疫情求助信而被免职;5月中旬,负责疫苗研发的高级卫生官员里克·布莱特因坚持己见而遭解雇。

一些美国政客号称人人平等,但因为检测资源不足,“富人优先”引发巨大争议时,他们面对媒体的逼问回应“或许这就是人生”;在疫情高峰时期的纽约,最穷的两个区布朗克斯和昆斯的感染人数,是人口密度最高的曼哈顿的两倍;在密歇根州,只占当地居民14%的非洲裔美国人,患病人数占总数的40%;全美各地养老院超过2万人因新冠肺炎死亡,且人数还在增加……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一直宣称自己是“民主灯塔”,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输出其美式民主。然而,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从利比亚到叙利亚,美式民主所到之处除了硝烟弥漫、民生凋敝,还留下了什么?政治动荡、恐怖主义、难民潮,哪一个背后没有美式民主的推波助澜?

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本应凭借其“抗疫硬实力”发挥作用,然而它非但自身节节溃败,而且频频“甩锅”抹黑别人,严重破坏全球抗疫合作大局。人们不禁感叹,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让美式民主的虚伪本质暴露无遗。

思考讨论:

疫情下的所谓美式民主

案例解析:美国民主的深层次问题一直存在,疫情只是将其暴露得更充分。疫情之下,是竭力挽救民众生命还是片面追求经济数据?选票和人民哪个重要?这本是不难回答的问题。然而,美国一些政客的选择,不仅损害了本国民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放任了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更让世人看清了美国民主的本来面目。面对生死攸关的疫情,美国一些政客不是敬畏人民、尊重生命,而是想方设法谋取政治私利,先是鼓吹别国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后又对本国疫情轻描淡写,甚至寄希望于“病毒消失”,这既暴露了他们的冷漠冷血,也与民主的价值背道而驰。正如美国参议员在股市崩盘之前抢先抛售股票一样,美国一些政客在面对疫情时,首先想到的不是人民的生命安危,而是一己之私利。这样的价值取向,怎么可能控制住肆虐的疫情,又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选民?

新冠病毒无关意识形态,疫情防控需要尊重科学。但纵观美国的抗疫过程,却是科学让位于政治、人命让位于私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撰文指出:“美国的流行病学家们本来从一开始就试图遏制住新冠病毒威胁,但他们的工作迅速被政治化。”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局前局长被撤职后坦言,美国政府在抗击疫情中“将政治和任人唯亲置于科学之上”;美国疾控中心撰写的《重新开放美国框架实施指南》,由于“过于规范”而被告知该指南“将永远见不到天日”;传染病专家关于过早重新开放经济和学校将导致不必要的死亡和痛苦的警告,也被宣称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连科学事实、民众健康都要让位于狭隘的政治私利,这样的民主制度,又怎么好意思到处推销?

案例4: 致敬“战疫网红”青年

知识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案例呈现:

papi酱火了”“艾克里里火了”“抖音小姐姐火了”……这两年,能经常刷爆网络话题的大概就是网络红人了。画风清奇的“网红”们已然迅猛发展成了一股社会新势力。《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调查统计显示,中国“网红”人数已超过100万,而在一则关于“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的网络调查中,有54%的票投给了主播、“网红”。在年轻一代中,想要“红”已成为一种群体现象。

“网红”通常是指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被网民关注追捧从而迅速走红的人。走红的因素,可以是颜值担当、才华出众、搞怪作秀等众多类型;而走红的方式,无外乎纯属意外、意外+包装、包装的意外三种。某些喧嚣在网络上的各式各样的“网红们”,通常以“自我展示”博取眼球,以“出位言论”哗众取宠,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互联网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和偷窥等心理相契合,掀起一场场网络狂欢。话题越有争议、赚取的点击量越大,变现也就越多。于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盲目跟风。

对于这些“网红”,有人觉得新奇、好玩,但也有人感到失望和愤怒。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手法能一时满足看客的感官刺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的审美疲劳,一波波的“网红”们也会很快被替代,最终沉寂消失。

那么,新时代下,我们呼唤什么样的“网红”?

有一类“网红”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的希冀。他们勤奋、向上、阳光、朴实……这类“网红”传递的是完全的正面能量,他们就是战役中的广大青年人。

曾经,中国的80后、90后们在长辈眼里,是“娇滴滴的一代”,而今,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他们丢弃了年轻与稚气,成为了坚韧不拔的青年脊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冲在最前线的有许多是8090后的医护人员。

——90后的荣耀

王奔,北大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临时党支部书记,310日,他和另一名90后吴超,把青年党员的想法向总书记汇报。信中说到:“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是‘娇滴滴的一代’!我们不怕苦、不怕牺牲,争做共和国的脊梁!”

——00后的担当

刘家怡,广东支援护士,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宝宝”之一,在武汉的日子是她离家最久的一段时间。不到二十岁的她曾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

——最美逆行回江城

甘如意,24岁,春节前夕,她已回到老家。但是面对疫情,甘如意毅然决定:骑自行车回去!四天三夜,她骑行了300公里。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战“疫”中。

——插管敢死队员

董芳,中共预备党员,武汉市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疫情期间,她在ICU进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等高危操作。“零距离”作业,一“战”就是60个日夜。

——“奥特曼”母亲抗疫情

杨婷,雷神山医院护士,在给自己双胞胎儿子的信中写道:“病毒是怪兽,妈妈是奥特曼,这里有几万个奥特曼,一定会打赢怪兽。希望你们长大后能像妈妈一样,国家有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计报酬,不顾生死。”

——冒雨拥抱迎“战士”

桑岭,80后重症医学专家,结束隔离后回到医院,他的老师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口迎接他,并开心跟他拥抱!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写道:“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疫情来临时,这样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忙碌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不辱使命,把危险留给自己,弘扬社会正气、引发网民集体点赞学习的人,他们才是社会呼唤的“网红”。他们被广泛关注、认可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反观那些被治理整顿的“网红”,其博出位的手段,本质上是排斥自我提升的:不想努力,只想不劳而获,因而注定昙花一现。

社会需要的是能体现出价值创造和社会感召力的“网红”,是传播真善美的代言人。他们在喧嚣芜杂的“网红”乱象中沉淀下来,弘扬道德、充实社会,成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符号和积极进取的榜样力量。

思考讨论: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案例解析:

本案例讲述了社会上新兴的“网红”群体,有些“网红”传递的是正能量,然而也有一些“网红”用博出位的方式吸引眼球,给社会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疫情中,正能量“网红”的背后是担当和积极向上,负能量“网红”的背后则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案例用正反两方面例子去重点分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网红,应该认可什么样的价值观。




案例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抗“疫”中闪光

知识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案例呈现:

中华民族面临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全国上下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是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交锋激烈的阻击战中,不仅需要汇聚各方力量联防联控、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更需要每个公民增强“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员”的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凝聚起战“疫”必胜的洪荒伟力!

全力投身抗疫战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大战即大考,不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大考,更是对公民个人的道德大考。每道题,都是必答题;每个人,都是答卷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全国人民的敌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必须有伟大精神引领。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把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中国精神。我们看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工作者带着拳拳爱国心、铮铮报国情、殷殷强国志,冲锋到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社区楼栋等抗击疫情最前线;广大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山东敞开怀抱式的“缺啥给啥”、“有啥给啥”,云南倾尽全力“拿出家底、也要帮你”,从蔬菜瓜果到土特产品、从医疗队员到医疗物资,湖北缺什么、全国各地就送什么,不怕掏空家底、只怕物资缺席,全国上下用爱国主义精神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最硬核的精神力量。实践证明,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振克难信心、战胜风险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疫情作斗争的过程,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全力投身抗疫战场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力量。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凝聚起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强烈共识,唱响了“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凝聚着中国人民的道德价值,阐释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指引,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国家的繁荣富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投入使用,各种物资迅速向疫情严重地区调拨。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我们做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每天的疫情最新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发布、告知公众。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疫情面前全国上下才能坚持全国一盘棋,才能保持正常的医疗救治秩序、交通秩序和全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谐。因为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坚持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才能凝聚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共识,拧紧众志成城的精神纽带。现在,神州大地上,“中国加油”“中国必胜”成为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最直接而又最深情的表白。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介绍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另一种生动阐释,成为讲述中国精神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主题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我们看到,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良好社会环境,为“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看到,坚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时刻都受到尊重,有效地疏导了社会情绪。我们看到,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普通群众,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看到,只要患病,无论是湖北和武汉人民还是其他地方的人民,都能平等、公正享受各种政策。我们还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层,都坚持依法决策、依法防控、依法管理,统筹推进执法司法、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切实加强法治保障服务,扎实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和谐稳定、井然有序、乐观向上,成为了全社会面上的主基调。我们坚信,只要社会各阶层都继续努力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一个个来自各方面的好声音、好故事,继续会在全社会唱响,汇聚成更加强大的正能量。

全力投身抗疫战场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没有旁观者。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砖”“一片瓦”,没有一个是局外人。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失去了许多,也学到了很多。这段时期,我们每天都会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凡人善举感动着。他们有的来自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也并非惊天动地。但他们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都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每个人要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要义,更加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细节严起,从陋习改起,注重实践养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不动摇。注重培育家国情怀,坚定必胜信念,始终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独有的巨大优势,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我国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站稳政治立场,面对错误言论要敢于发声、敢于批评、敢于斗争,共同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要始终坚持敬业奉献的操守不懈怠。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个领域、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必须拿出最佳状态,自觉投身这场特殊的战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对表先进典型,顾全大局,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坚守岗位,发扬敬业奉献的精神,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贡献力量。要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的品质不变色。这次大考,包含了对全体公民的良心大考。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杜绝“看客心态”,自觉服从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管理,自觉如实报告个人相关信息,自觉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各项工作,绝不隐瞒真实情况。各种物资生产和经营者,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决不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决不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等。要严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只要我们在艰难困苦面前紧密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团结一致战疫情,风雨无阻向前进,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

(资料来源:学习强国,2020年2月)

思考讨论:

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案例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是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交锋激烈的阻击战中,需要每个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凝聚起战“疫”必胜的洪荒伟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抗“疫”中闪光体现在:一是全力投身抗疫战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二是全力投身抗疫战场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力量;三是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的全面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四、全力投身抗疫战场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我们在艰难困苦面前紧密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团结一致战疫情,风雨无阻向前进,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


上一条:第四章专题一 教案 下一条:第四章专题二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