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实践教学 >>  课堂实践 >>  正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探微

时间:13/09/18 02:03:11  浏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近五年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师资、课程、科研、成果”八个字做文章,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着眼六大重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

(一)以组织建设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的前提

学校始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抓好。2006年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2009年4月,我们克服一些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归并到其他部门的做法,率先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中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基础教学部合署办公。2010年10月,学校为认真贯彻落实渝委发〔2010〕21号精神,又率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独立设置为二级教学机构,具体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并给予专项建设经费支持。

(二)以师资建设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的关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能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体现人民的意愿、满足学生的需求,关键在教师。我们坚持吸引、培养和使用并重的原则,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整体质量。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教师到重庆红岩魂陈列馆集体备课,到贵州遵义等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坚定教师理想信念。二是实施中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提供专项经费支持,推荐12名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攻读学历学位,通过各种渠道选派4名教师出国研修。三是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帮扶工程。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流动导师制”,由多名优秀骨干教师轮流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四是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近三年投入近30万元,选派45人次教师到全国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启动“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三年计划”,组织全体专兼任教师到本科院校观摩听课和学习交流。五是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双高促进工程”,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2011年引进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教授1名,新晋升教授1名。

(三)以课程建设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的重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实施,要有助于使高职教育从技能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更多地注重理想主义、道德人格和思维方式的教育。为此,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和实践,一是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理清了体现思想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建设思路,积极探索以项目实践为载体的理论教学加实践项目的教学模式。二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课程教育教学中融入社工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诚信、尊重、平等、助人、自助等社工人文理念。三是结合重庆地域特色,整合利用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将“经典诵读”引入课堂,以红色经典塑造学生品格。四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05”方案。即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至三年级均开设《形势与政策》,一、二年级采用专题授课方式,三年级采取自学方式。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要求,并提出要用一定的学时进行社会实践,建立了相应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五是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保证现有学分、学时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一年级计32学时2学分,超过教育部规定的专科学校1学分的标准,更加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这一做法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中是首创。

(四)以模式创新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的突破口

我们立足高职学生思想和学习实际,重点探索实施“体现高职特色、反映学校特征、符合学生特点”的项目化、专题化、网络化和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工作。整个改革坚持以知识讲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德育教育为目标,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实效性为一体。一是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改革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换位体验、问题引导、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启发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结合课程特点和章节内容,由教师提供课堂项目、校园项目和校外项目三类参考项目任务。学生通过项目任务的操作实施,达到“做、学、行”一体化,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教学目标。二是探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化教学改革。加大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力度,跳出教材又不脱离教材。确定一定数量的专题,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改变目前教师一上就是一本书、教学缺乏深入研究的尴尬,提高教学的学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平台。依托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课程资源网、精品课网站和教学型QQ群,丰富了教学资源,强化了教学互动环节,开辟了师生沟通新渠道,拓展了育人新空间。积极创新考试形式,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平台,实现无纸化考试。四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拟订课程计划,制定课程大纲,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五)以科研工作作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也要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我们通过科研扶持来促进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加强重大、重点项目的组织申报力度,明确了科研工作的重点,整合相关资源,提升申报质量。二是把研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课程建设的难点问题,作为科研日常性工作。三是组织有学术造诣的教授定期研究问题,给予教师在申报课题上的指导,争取各类课题申报量的增长。四是建立健全科研奖励制度,重点奖励市级以上项目的获得者和有一定社会影响、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从制度上为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提供了保障。五是加强横向科研合作,加强与政府部门及相关高校和专业联合申报课题的工作,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科研攻关的意识和参与度,为科研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六)以教材建设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的基本点

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我们划拨一定经费购买“精彩一课”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辅导用书等相关辅助教材,构建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同时遵循高职学生学习需求,凝结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组织开发出版了具有高职特色的辅学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导读》。这两套辅学教材注重鲜明的实用性、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设计的新颖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

二、取得六项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作用发挥好

(一)教学改革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们基本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和课程建设的统一,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水平的提升。目前有8名专任教师、21名兼任教师,85%拥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已形成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在重庆高职院校中列一流水平。近10人次教师获得市级和校级表彰。

(二)课程建设产生了一批精品课程

2007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是当年学校唯一立项的公共基础课。2010年4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项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成为全市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立项单位。2010年12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学校成为重庆市高职院校中唯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均立项为精品课程的单位。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均在学校数字化校园网上共享,辐射、影响和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团队建设成果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2009年11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立项为目前我校公共基础课类唯一的校级教学团队。2011年7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又立项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成为目前全市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立项单位,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得以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团队成员主持、主研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经费达20余万元,其中省部级项目21项;发表文章120余篇,核心期刊50余篇,CSSCI期刊15篇;教材编写16部,其中主编、副主编10部,专著2部。学校成为目前重庆市唯一自主开发两套辅学教材的高职院校。

(四)教学改革效果受到学生和社会认可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专题化、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以及网络考试平台的建设,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在学校多次教学检查评估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中,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位列公共基础课前列。同时,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验受到上级和同行的高度评价,2008年10月在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督查中获优秀评价;2010年7月在重庆市高校党建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10年10月作为全市高职院校的唯一代表,在重庆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上作了交流发言。2011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经验被重庆市党建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网宣传推广。

(五)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引导学生成人、促进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功的目标。广大学生思想状态积极向上,申请入党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以上,学生党员人数和比例逐年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5年受到团市委表彰。30余名学生曾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重庆市选派大学生到农技服务机构计划,以实际行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好用、顶用、耐用”。

(六)改革实践过程中思想认识得以统一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实践中,我们逐渐统一了如下思想认识:一是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地位;二是确立了全校上下都要重视、关注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新思维;三是确立了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并举,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的新理念;四是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网络为平台、以实效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新思路。

(作者:张  新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发表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21期)


上一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刍议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