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全育人 >>  文化育人 >>  正文

一个基础的古代文学阅读书目

时间:18/04/21 19:57:58  浏览:

(南大教授联袂推荐)

联袂推荐人

徐兴无 程章灿 俞为民 周维培 武秀成 许结

书目通览

中国古代神话 诗经选 论语译注 孟子译注 庄子集释 春秋左传注 楚辞选 史记选 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赋选 乐府诗选 古诗十九首初探 三曹诗选 陶渊明集 搜神记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玉台新咏 唐诗选 唐人小说 李太白全集 杜诗详注 白居易集 敦煌变文集 唐文选 花间集 南唐二主词校订 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宋词选释 苏轼词选 李清照集校注 稼轩词编年笺注 宋诗选注 宋文选 元杂剧选注 元散曲选注 西厢记 元本琵琶记校注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词话 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拍案惊奇 牡丹亭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官场现形记 长生殿 桃花扇 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文心雕龙注 诗品注 沧浪诗话校释 原诗 艺概 人间词话新注 谈艺录

1.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著 中华书局 1960年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体系不整、表述零散的特征,构成了研究和了解中国神话的困难。这部著作将分散在中国上古典籍中的神话材料作了全面的整理,按时间顺序,用现代汉语概述了中国神话。书中的每句话都不出自作者的杜撰,并在每章之后配有丰富的注释,注出原始的文献表述以及诸种异说。既使人们一睹中国神话的全貌,又为神话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作者长期研究中国神话,后在此书的基础上又编成《中国神话辞典》等书。研究中国神话,还可以进一步阅读他的《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等典籍。 (徐兴无)

2.诗经选

余冠英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此书合余氏《诗经选》和《诗经选译》二书而成,共选诗106篇,其中《国风》78篇,《小雅》23篇,《大雅》3篇,《周颂》2篇,篇幅适中。每篇前有题解,说明篇章大旨,注释以字词训释为主,必要时串讲,简略得当,每篇后皆附有语译,便于初学。 (程章灿)

3.论语译注

杨伯峻 撰 中华书局 1980年

此书作者为《论语》研究专家,在作注时参考古今各家的注解,择善而从,简明得当,功力不浅。白话译文也颇为谨严准确,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书前有附录《试论孔子》及《导言》,论及孔子生平、评价及古今《论语》研究的情况,言简意赅,富有信息量。末附《论语词典》,也便利读者检索参考。 (程章灿)

4.孟子译注

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 1960年

这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孟子》注解。作者不仅准确简明地注解了《孟子》中的词义、语法要点,并对《孟子》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知识和名物制度作出了考释。对古注中的权威著作《孟子集注》(〔南宋〕朱熹)和《孟子正义》(〔清〕焦循)等择善而从。译文通白而贴切。《导言》全面地介绍了孟子的生平与思想以及《孟子》一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徐兴无)

5.庄子集释

〔清〕郭庆藩 著 中华书局 1961年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典籍,也是先秦文学的杰作。但其文字恢宏,哲理幽深,难以理解。至魏晋玄学兴盛之际,《庄子》才得到广泛的注释。现存的魏晋注解是郭象的《庄子注》(内含向秀注),其他注释,散见于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庄子音义》。此外,还有成玄英《庄子注疏》等。郭庆藩的《集释》,收录了上述成果的全部内容,并摘录了清代学者王念孙、俞樾、卢文弨等人的训诂和考据成果,间附郭嵩焘和其本人的意见。而于宋明时期注重借《庄子》发挥哲理的成果不多采用,体现了清代重视文献整理的学风。是研究《庄子》的必读书。此外,清代学者王先谦所著《庄子集解》,注释简明,也是研究和阅读《庄子》的重要著作。《庄子》的今注主要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1983)、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 1980)等,亦可资参考。 (徐兴无)

6.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注 中华书局 1981年

这是一部以现代学术方法整理《左传》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本世纪全面校勘、注释《左传》的唯一的著作。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征引书目达四百种以上,并充分吸收了古今学术研究成果和考古成果,历时二十年之久。注解中广泛吸收和选择了前人注释,对词语和名物制度的考证有详有略,精审严谨。注重与其他先秦典籍作比较互证,对没有文献可证的内容阙疑存问,体现了作者严肃的学风。《前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左传》的知识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此书配套,有沈玉成《左传译文》。此外,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开明书店 1940、中华书局 1957)、朱东润《左传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等是较好的选注本。 (程章灿)

7.楚辞选

马茂元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这是一部流行最广的现代《楚辞》选注本。全书共选楚辞2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22篇,宋玉的作品1篇,贾谊的作品1篇,淮南小山的作品1篇,其他不具名者2篇。每篇均有详细的题解,注释非常详尽,先释句意,再释字词义,对古人的注释成果也作了充分的吸收。《前言》部分对《楚辞》的背景、发展、定义、特点、与楚歌的区别以及屈原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等作了全面的介绍。《楚辞》的古注,以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和南宋洪兴祖《补注》、朱熹《楚辞集注》为代表,可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读书。 (徐兴无)

8.史记选

王伯祥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

本书是一部从文学和普及的角度选注《史记》的代表著作。共选注《史记》中的20篇,包括本纪1篇、世家3篇、列传16篇,显现出了《史记》的文学成就。注释中对字词语法作了准确而妥贴的解说,注意对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作出知识性的说明,并对《史记》的文字作出了校勘。书前《序例》一文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写作经过、《史记》的体例和成就、《史记》的版本源流等内容。此外,杨燕起等人所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也是阅读《史记》的重要参考书。 (徐兴无)

9.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本书选诗约三百首,其选录以汉乐府、无名氏古诗、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谢眺、庾信及南北朝民歌等为重点,可见其偏重内容格调。前言略述汉魏六朝诗歌之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可备读诗时参考。诗人小传列入所选诗首篇第一条注,注释中又兼有题解和串讲,颇便初学。对有争议的问题,或附列别说,或略有辨证。 (程章灿)

10.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此书选录汉魏六朝赋体名家名作,兼顾体物抒情、散体骈体。注释能深入浅出,简明得当,分析文章修辞技术及创作风格,亦每能切中要害,使人会心。世人每以辞赋尤其汉赋为佶屈聱牙之文学,读此书可以破除畏难情绪,而生爱悦之心。 (程章灿)

11.乐府诗选

余冠英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宋以前乐府诗最为全备,但篇幅太大,良莠不分,不便欣赏和初学研读。余氏此书专选汉魏六朝乐府之名篇佳制,篇幅适中,注释简要得当,题解部分说明诗篇主旨及有关疑难问题,提示导引的作用兼而有之。 (程章灿)

12.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

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最古老之典范,理解其字词对今日读者虽无大困难,但要掌握其意义则非易。马氏此书既有对十九首的总评与介绍,亦有对每一诗的分析阐述,吸取旧说,融汇新解,颇有参考价值。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以材料丰富称,侧重不同,二书亦可并读。 (程章灿)

13.三曹诗选

余冠英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

三曹为建安诗坛之翘楚,此书选曹操诗8首,曹丕诗20首,曹植诗51首,手此一卷,即可合观曹氏父子诗歌之精华,比较三家之异同。选目恰当,注释简明扼要,并有前言对三曹诗歌作总的评述,便于初学。 (程章灿)

14.陶渊明集

逯钦立 校注 中华书局 1979年

此书将陶渊明现存诗文按诗赋散文的顺序编为七卷,各本异文随文附入,可供研究者参考;篇末另有简要注释,颇便初学。前有《例言》及萧统《陶渊明集序》,后有附录二种:《关于陶渊明》、《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对读者皆有参考价值。此书聚作者几十年研读陶集之功力,融入心得,是行世陶集中较好的一种。 (程章灿)

15.搜神记

〔晋〕干宝 著 汪绍楹 校注 中华书局 1979年

此书为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志怪小说集,因原本已散佚,今本乃后人缀辑而成,难免阙遗滥收等疏漏。汪氏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加以校注,校正脱误。汪氏旁征博引,用心细密,侧重对书中故事考源钩沉,为进一步考订真伪提供依据,使本书更加真纯可读,是目前最佳版本。 (程章灿)

1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南朝·宋〕刘义庆 著 〔南朝·梁〕刘孝标 注 余嘉锡 笺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

欲领略魏晋风度鉴赏彼时社会时尚士人风貌者,不可不读《世说新语》。余嘉锡先生于本书用功精勤,累积渐多,身后才由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诸先生整理出版,1983年由中华书局初版发行,后经增订,改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内容丰富,而侧重考案史实,涉及《世说新语》原书、刘注、《晋书》等,补阙辩证,广见闻,辩是非,功力与见识兼具。此外,中华书局出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亦可读。 (程章灿)

17.玉台新咏

〔南朝·陈〕徐陵 编 吴兆宜 注 程琰 删补 中华书局 1985年

此书为南北朝时代重要的诗歌总集,选诗偏于描写男女之情的篇什。吴氏所作笺注旁征博引,将明本中滥增之作另置于卷末,注明为宋本所无,学风较谨慎。然其注间或失于繁琐,故程氏加以删补,存其精要,补其未足。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经穆克宏先生校点的排印本,较便初学阅读。 (程章灿)

18.唐诗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本书选诗人130余家,诗作630多首,分上下二册,规模适中。前言对唐诗发展繁荣之原因、过程、特点等均有所描述,虽然持论不免为其时代所囿,仍不失其简明扼要,值得一读。诗人小传中也时有作家风格的分析,注释以要言不烦为原则,疑难点则展开分析或略加考证。参予此选本工作者有余冠英、钱钟书等著名学者。 (程章灿)

19.唐人小说

汪辟疆 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本书校录唐人小说,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录单篇,下卷录专著,选录作品较多,取材面亦较广。每篇后附有考证,侧重在作者之经历、故事源流与后代之演变等,并附列有关材料,以便阅读时参证。 (程章灿)

20.李太白全集

〔清〕王琦 注 中华书局 1979年

李白诗注本甚多,清人王琦之注本最为详备。注者参考吸收前人注李的成果,订讹补阙,后出转精。注释不厌其烦,缺点是有些繁琐。书中所附年谱及评论、纪事等材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此书亦有《四部备要》本,但不及中华书局标点本便于初学阅读。 (程章灿)

21.杜诗详注

〔清〕仇兆鳌 注 中华书局 1979年

杜诗注本甚多,以仇氏注本最为详尽。清代杜诗学繁盛,注本间出。此书以编年为序,因其问世较晚,故能吸收前人成果,订误补漏。所附各项资料,如传记、年谱、序跋、评论等,也收罗完备。不足是间或失于繁琐。另外,清人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亦可备读。 (程章灿)

22.白居易集

顾学颉 校点 中华书局 1979年

白居易生前曾多次对自己的诗文进行编集整理,厘定为七十五卷。身后有些散失,今本《白氏长庆集》仅七十一卷,以宋绍兴刻本为最早。顾校即以此本为底本,参校宋明清各本,正误补缺,间有考订。另就其所知,将白氏佚诗佚文编为外集两卷。书后附白氏传记、白集序跋及新编的白氏年谱简编,可备阅读参考,是一部较好较完整的白集读本。 (程章灿)

23.敦煌变文集

王重民等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敦煌变文原抄本多为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掳去,散在英法等国,后来才由我国学者从国外抄录或拍成胶带带回国内。五十年代,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等六专家根据187个写本,进行整理校勘,校定为七十八种,编为上下两册,按其内容分为八卷,是目前较好的敦煌文学总集。附录《敦煌变文论文目录》亦可供研究参考。1984年曾重印。 (程章灿)

24.唐文选

孙望、郁贤皓 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年

此书选目较多,注释较详,另有作者小传及题解,旨在为读者提供方便。书以文体分类,涵盖面较广,分装为上下两册。附有作家姓名和作品篇目索引两种,亦颇便读者。唐文选本历来较少,此书填补其阙,既可供一般阅读欣赏,亦可为研究参考。 (程章灿)

25.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 编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年

此书为最早的文人词总集,虽采民间词之样式,但已经过文人之雕炼涂饰,风格以轻丽艳靡为主。近人注本较多,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华钟彦《花间集注》、李一氓《花间集校》,或重在集评本事,或重在注释疏解,或重在版本校勘,各有千秋,皆可取读。 (程章灿)

26.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校订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旧本南唐二主词真伪掺杂,讹误较多,虽经王国维校勘,仍犹未尽。王仲闻根据各种不同的版本,做了全面的整理校勘,是个较好的本子。唐圭璋有《南唐二主词汇笺》,重在疏解文字,帮助阅读,亦便于初学。 (程章灿)

27.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 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两宋并重,兼及大家小家,共选词人79家,词作283首。编者选词以浑成为宗,主重、拙、大。唐圭璋先生所作笺注,即有注释,复于词人之下辑录各家对其之评论,于词作之下录各家对词的评语,兼顾了普及与提高,对读者加深对词人词作的理解也有好处。 (程章灿)

28.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俞平伯敏于诗心,深于词学,鉴赏宋词,尤有其独到之处。此书词人词目之选择,均见其词学之观点。前言评述五代两宋词学之发展,亦自具一家之见。注释简便,评析精采,善于用比较说明问题,常能于细微处体会词人之用心与词作之深意,对读者自当启发良多。此非当色之诗人词家不办。 (程章灿)

29.苏轼词选

陈迩冬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苏轼在北宋词坛别开生面,影响深远。本书选苏词72首,约占苏词总数的五分之一,以编年为序,每篇均有详细的注释。书前有《前言》,简述苏轼之生平思想、词作之风格及其在北宋词坛之地位。 (程章灿)

30.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 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李清照语言通俗流畅,形象优美生动,风格婉约爽朗,不仅是女词人中第一名,也堪称文坛女杰。李集除王学初本外,另有王延梯《漱玉集注》(山东人民出版社,后改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皆可取读。(程章灿)

31.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 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本书收录辛词六百二十六首,编为八卷。前四卷考证辛词的写作年代,依写作年代先后编排。第五卷是作年无考之作。第六卷是在越州、杭州、润州、信州等地诸作;第七卷为补遗,第八卷为有关品题序跋。本书重在编年考证和典故笺释,后又经过补充修订,是目前最好的辛词注本。 (程章灿)

32.宋诗选注

钱钟书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本书选录宋诗人81家,诗作375首。书前有总序,评述宋诗之发展历程、特征、成就,并指出其局限所在。所选各家附小传外,都有对其创作成就及艺术风格的评析。注释除解释词义注出典故外,更重视艺术分析,纵横古今,融汇中西,时见精辟之论。其选材、注释、评析皆富有特色,眼光独到。 (程章灿)

33.宋文选

四川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宋代散文卷帙浩繁,本书根据思想性第一、艺术性第二的原则,从中选录119篇,总计作者70人,既侧重了宋文六大家,也注意扩大作者面,照顾了不同题材、体裁与风格。作者简介和作品题解都颇为简洁得当,注释准确明白,文字校勘亦择要加以说明。 (程章灿)

34.元杂剧选注

王季思等 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5年

全书选收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十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及无名氏的二十七种杂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汉宫秋》、《赵氏孤儿》、《陈州粜米》等五种为全本,其余皆为单折。所选皆为元杂剧的名作。全书包括作者简介、原文、评说、注释等四部分。在前言中,还对元杂剧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及其发展概况作简略的介绍。 (俞为民)

35.元散曲选注

王季思等 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1年

全书选收了杜仁杰、王和卿、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乔吉、张可久、徐再思等七十五位元代散曲作家及无名氏的二百九十一首小令和三十套套曲,所选皆为元散曲的名作。全书包括作者简介、原文、评析、注释等四部分,在前言中,还对元代散曲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及其发展概况作了简略的介绍。 (俞为民)

36.西厢记

〔元〕王实甫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元杂剧剧本。取材于唐代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根据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编而成。写书生张珙游学途经蒲州,寄居普救寺,与借寓于此的相国小姐莺莺一见钟情,私下相爱,但受到相国夫人的阻挠。后张生状元及第,终与莺莺结成姻眷。剧作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民主思想,在艺术上也有着较高的成就。 (俞为民)

37.元本琵琶记校注

〔元〕高明 著 钱南扬 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南戏剧本。根据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写蔡伯喈为父亲所逼,辞别新婚妻子赵五娘,赴京应试。状元及第,被逼入赘相府。家乡遭受饥荒,五娘在家竭力侍奉公婆。公婆去世后,五娘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在牛小姐的帮助下,终与蔡伯喈团圆。《琵琶记》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是南戏的代表作。 (俞为民)

38.三国演义

〔元〕 罗贯中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三国演义》传世版本甚多,此本所据为最通行的清人毛宗岗评本,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描写汉末战乱,群雄逐鹿,曹魏、刘汉、孙吴三国军事集团之间的攻战征伐,矛盾斗争;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等英雄形象,对明清两代的章回体通俗历史演义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周维培)

39.水浒传

〔明〕施耐庵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

《水浒传》有繁本、简本两个系统,此本所据为容与堂本。长篇白话通俗小说,全书共一百回,描写北宋年间宋江等人啸聚山林,替天行道,以梁山泊为据点,与官军周旋的故事,小说开启了英雄传奇的创作流派,并以众多的英雄群像、曲折生动的故事、本色传神的语言,树立了古代白话小说的典范。 (周维培)

40.西游记

〔明〕吴承恩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年

长篇白话通俗小说,全书共一百回,描写花果山石猴孙悟空拜师学艺、大闹天宫,与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三藏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该书是古代神魔小说创作流派的代表作,对后出的讽刺小说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周维培)

41.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 著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年

长篇白话通俗小说。全书共一百回,描写宋代清河县乡绅、官商、恶霸西门庆家族的兴衰过程,西门庆与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等宠妾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秽乱性史,反映了广阔的明代社会和人生画卷。《金瓶梅词话》在明清世情小说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才子佳人小说、艳情小说以及《红楼梦》的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周维培)

42.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 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四十卷,短篇白话小说集,其中有不少“宋元旧篇”,也有许多是明代小说家和冯梦龙的创作,故事多有所本。著名篇目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 (周维培)

43.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

四十卷,短篇白话小说集。著名篇目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苏知县罗衫再合”等。 (周维培)

44.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 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四十卷,短篇白话小说集,著名篇目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乔老爷乱点鸳鸯谱”、“施润泽滩阙遇友”等。 (周维培)

45.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四十卷,短篇白话小说集,著名篇目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钱多处白丁横带”等。小说劝惩、教化意识较浓,但对晚明社会生活和江南经济发展有深刻全面的反映。 (周维培)

46.牡丹亭

〔明〕汤显祖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

传奇剧本。写南宋南安府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长期被父母禁锢在闺房中,在丫环春香的引逗下,游园赏春,回房后昏然入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来后伤情而死。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路过南安,寄居府衙,与丽娘鬼魂相遇。在丽娘鬼魂的指点下,掘坟开棺,丽娘得以复生,两人便结为夫妻,剧本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争取婚烟自主的反抗精神。 (俞为民)

47.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著 中华书局 1962年

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作品四百九十一篇,小说主体描写狐鬼精魅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被称作古代文言小说艺术的集大成者。 (周维培)

48.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

长篇白话通俗小说。全书共五十五回,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和情节,用串珠式结构反映清初知识分子的生活与他们的心理态势,批判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危害。被称作古代讽刺小说的杰作,对晚清谴责小说影响巨大。 (周维培)

49.红楼梦

〔清〕曹雪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长篇白话通俗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由高鹗续补。小说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描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塑造了众多不朽的人物形象,预示了整个封建王朝的没落趋势,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该书都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峰巅。 (周维培)

50.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长篇通俗白话小说,全书六十回,由许多相对独立的短篇蝉联而成,小说从改良主义的立场出发,抨击了封建末期的官僚制度,揭露贪官污吏腐败无能、媚外辱国的丑态,被称作晚清谴责小说和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周维培)

51.长生殿

〔清〕洪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传奇剧本。写唐明皇李隆基宠幸杨玉环,朝政腐败。安史之乱起,叛军攻入长安,唐明皇仓皇出逃。至马嵬驿,护驾军士哗变,处死杨国忠,逼杨玉环自缢。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回到长安,仍对杨玉环一往情深,终于感动天帝,让其在天上与杨玉环相聚。《长生殿》在思想内容与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与《桃花扇》齐名,有“南洪北孔”之称。 (俞为民)

52.桃花扇

〔清〕孔尚任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

传奇剧本。写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并以此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的兴亡历史,寄寓了亡国之痛。剧中李香君坚拒田仰夺婚,倒地伤额,血溅侯方域所赠的扇面,杨龙友就血点画成桃花图,故名《桃花扇》。由于其内容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历史,一度哄动曲坛,与《长生殿》一起,被誉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俞为民)

53.四库全书总目

〔清〕纪昀 等 纂 中华书局 1965年

简称《四库提要》。此为古代目录学之集大成者,向有“学问门径”之誉。提要初稿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已基本撰成,其编纂成书则在乾隆四十六年,而后又屡有修订,其刻竣印行则迟至乾隆六十年。全书二百卷,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子目。著录图书3461种(即《四库全书》所收者),另有“存目”6793种。该目收录丰富,基本囊括了明以前的重要古籍。其分类严密,体例完善,堪称古代书目之典范。其序文精深简括,提要切实详博,于分类原因、学术源流、著者事迹、著作体例、成书过程、篇帙分合、文字异同、内容得失、价值缺陷等,皆有精当之考述,是我们了解古代各类典籍的一部指导性工具书。至于本书之阙误,则可参考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崔富章的《四库提要补正》、李裕民的《四库提要订误》及台湾刘兆祐的《四库著录元人别集提要补正》等著作。近年又有中华书局整理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问世,集诸家研究成果而散于各提要脚注中,颇便于读者。(武秀成)

54.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郭绍虞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980年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是在四卷本基础上精选编辑而成,共选中国古代、近代文学批评论文(含论诗诗)66种,其中先秦5种,两汉4种,魏晋南北朝5种,唐8种,宋10种,金1种,元2种,明9种,清11种,近代11种。书中按作者时代编次选录,入选各篇,其与文学理论无关部分,采取节录方式,并有注明。凡入选文字,均兼采各种版本加以校勘,正文以一本为主,于篇末注明版本出处。在每篇正文之后,有注释与说明文字。全书选目精审得体,注释重字词训释,浅易明晰;说明既能阐发文本大意,又能明其渊源流变,于初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者,最为便利。 (许结)

55.文心雕龙注

〔南朝·梁〕刘勰 著 范文澜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各包括25篇。上编前5篇带有导论性质,后20篇分述各文体特征与流变;下篇25篇主要讨论文学创作风格与批评的原则、方法,以及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末篇《序志》为全书序言。范注以清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为底本,参以孙仲容手录顾千里、黄荛圃合校本,谭复堂校本,日本铃木虎雄校勘记和赵万里校唐人残写本,并吸收了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等研究成果,进行校勘与注释。范注不限于疏通文句,凡与理解文本有关的文献,均详细引录,故与各种注本比较,最为详赡。书前附有铃木虎雄《黄叔琳文心雕龙校勘记》的“绪言”和“校勘所用书目”,亦便于学者参考。 (许结)

56.诗品注

〔南朝·梁〕钟嵘 著 陈延杰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钟嵘《诗品》是一部专论五言诗及其诗人的文学批评著作,作者选择从汉到齐梁间诗人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评第,并在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钟嵘提倡“自然”与“真美”的诗歌理论批评风格。陈注参照多种版本,进行整理,并作注释,清通简要,便于初学。书后附录“诗选”,系注者所辑录钟嵘《诗品》论及的作品,尤便于读者检核、参考。书末缀有注者跋语,对钟嵘选诗、评第略有论及,亦具启发意义。 (许结)

57.沧浪诗话校释

〔宋〕严羽 著 郭绍虞 校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以禅喻诗、着重探讨诗歌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郭氏此书以明嘉靖本为底本,参考《诗人玉屑》所引加以校订,注释于胡鉴《沧浪诗话注》、胡才甫《沧浪诗话笺注》颇多节取,并兼采陶明《诗说杂记》中有关解释沧浪的论点。书前有“校释说明”,于沧浪之版本、观点作出简要的梳理与评价。书中依据原著《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顺序,分作“校”“注”“释”,校文多为考异,有纠谬之功;注文重在词语典故的出处,简要清明;释文在渊源探究与理论发明,兼具导读作用。书后附录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有助读者对严氏诗学观的了解。该书为目前注释和研究《沧浪诗话》最为详明的著述。 (许结)

58.原诗

〔清〕叶燮 著 霍松林 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叶燮《原诗》是一部推究诗歌创作本原、以反对文学复古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分为“内篇”“外篇”,其中关于“正”与“变”、 “识” “才” “胆”与“理” “事” “情”诸端探讨,均多真知灼见。霍氏校注,以《清诗话》为底本,用叶燮《已畦集》本校勘,对《原诗》进行校正、分段、标点、笺注。书前冠有“前言”,对《原诗》理论思想与风格作简要介绍与评价,书中笺注着重于引语的出处和有参考意义的材料,词语一般未作解析。 (许结)

59.艺概

〔清〕刘熙载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刘熙载《艺概》是一部谈文论艺的理论批评著作。作者讨论文艺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部分。刘氏在《叙》中自谓其评论方法是“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即用简炼的语言,作突出重点的评论,通过“触类引伸”,来显示复杂的内容。综观全书,尤其是论文、诗、词、赋的部分,其对作家作品的评定,对文学形式的流变,对艺术特征的阐发等,时有卓见确论。该版《艺概》,系王国安依据清同治十二年(1873)原刊本整理,加以标点,对原本个别错字,亦予纠正。书前有王国安所撰“前言”,对原书有条分缕析的介绍。 (许结)

60.人间词话新注

王国维 著 滕咸惠 校注 齐鲁书社 1982年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系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下卷系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王氏零星论词言论。全书有“校”“注”两部分。“校”说明与其它版本(特别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作比较)文字重要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献的精审态度。“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其引文亦能注明出处,使人一目了然。书前有周振甫《序》和滕咸惠自撰的论文《略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其中滕文于《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以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论述较详,可供读者参考。(许结)

61.谈艺录

钱钟书 著 中华书局 1984年

《谈艺录》系钱钟书的一部以探讨我国古代诗歌艺术思想为主的说诗谈艺著作。本书为1948年开明书店初版的修订本,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原书旧貌,仅稍有删改润色,计91条;下编乃对旧作进行逐处修订与增益,是为“补遗”,计18条。作者在新版《引言》中说:“上下编册之相辅,即早晚心力之相形”,可见此书堪称集作者一生谈艺之精髓。钱著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本事、考据、风格、理论多有涉及,然综观其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因小见大,如作者采用古代诗论评点方法,从细微入手,却能于中阐发诸如唐、宋诗之分类的重要理论问题。二是博中取精,亦即作者立条极为博杂,然对所及问题的认识,如“诗乐离合”“桐城诗派”等,皆极为深透。三是中西合璧,这于书中引录文献与理论思想,均可见作者融会中西文化艺术的学养。该书知识丰厚,论析精辟,是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必读佳作。 (许结)

(来源:程门问学)

上一条: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 / 陈垣 下一条:谷雨:雨生百谷 遇见最美暮春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