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典型案例 >>  正文

第六章专题二 教案

时间:21/10/01 02:08:08  浏览: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第2专题: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建设法治中国

相应章节

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一、三目)

课时

2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理念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八个相统一”为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意义,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对我国法治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2.学习动机:学生希望通过对本次课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和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要点。

3.个性特征:多数学生个性活泼,独立性强,思想变化快,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公共理论课的学习兴趣较弱,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

教学重点

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和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教学难点

如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理论讲授、视频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答题与情景体验等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信息资源,解决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运用线上线下混合的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的学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1.线上发布本次课预习任务

(1)观看教学平台资料库视频《[法治深壹度]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_央视网(cctv.com)》,并根据视频内容及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过程时间轴”并拍照上传。

2)通过“学习强国”APP查阅“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并阅读专题文章《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3)参与老师发布的本次课主题讨论“你认为当今社会的法治痛点是什么”。

2.查看学生学生线上参与主题讨论情况。

1.按照预习要求观看资料库视频文件,阅读文章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过程时间轴”作品,派代表拍照上传网络教学平台。

2.对老师发布的主题讨论进行有效回帖。

1.通过视频、教材内容和阅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专题文章引入习近平法治思想。

2.通过小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团队成员的敬业、合作的精神。

3.通过让学生对主题讨论进行回帖引起学生对建设法治中国的关注。


课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导入

1.组织同学们结合课前在线上所观看的视频资料谈一谈观后感。

2.提炼学生发言观点,对本次课内容进行点题。

1.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

2.参与教学互动,聆听。

通过观后感的分享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探究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意义

1.展示各小组在课前绘制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过程时间轴”作品

2.组织生生之间互评,简要点评各小组作品。

3.讲授知识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各小组课后优化自己小组所绘制的时间轴作品,再次拍照上传。

1.根据教学平台上面各组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过程时间轴”作品,进行线上投票。

2.进行小组作品的生生互评,聆听老师的点评。

3.认真聆听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

4.思考如何优化自己小组的时间轴作品。

1.通过对小组作品进行生生互评和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以时间轴的方式,清晰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脉络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优化时间轴作品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探究二: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1.引入展示课前学生参与主题讨论的词云,分析归纳学生认为我国法治建设的痛点所在,引出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知识点,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观察词云图,思考和聆听老师分析归纳。

通过词云展示学生参与讨论情况,增强教学直观性。

2.辨析讨论:“制”与“治”的一字之变,“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一字之差,体现了怎样的内涵?

(1)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2)与学生互动,点评并解析:从“制”到“治”,一字之变,体现了对全面依法治国认识的深化,也折射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性进步。而法律体系转变为法治体系,仅一字之差,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法律体系是平面、静态的文本,而法治体系是立体、动态的实践;良好的法律体系是善治的前提,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在良法的前提下需要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真正达到善治的目的。这就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重点解析: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根据图片和案例材料,思考分析案例内容,积极参与互动。

2.聆听老师点评及对知识点的讲解。

3.聆听老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核心要义内容的解析(可用《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视频材料辅助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用《中国庭审公开网公开庭审总量突破1000万场》案例材料辅助讲解分析公众对法院的监督

1.通过问题讨论引起学生对于我国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内涵的思考,并进一步思考其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间的关系。

2.对应解读课前预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文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3.共同探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它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1)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抢答题,与学生线上线下互动。

(2)点评并讲解: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核心就是法律规范体系。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3)重点解析: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

1.积极参与互动。

2.聆听老师点评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核心要义内容的解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

1.通过学生线上抢线下答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2.对应解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课前预习文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相关内容,达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并使之进学生头脑的效果。

4.归纳: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方面内容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聆听,与老师一起归纳,理解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通过小结建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

探究三:新时代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内容再次扫码阅读“学习强国”APP的专题文章《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查找指定知识点,并总结新时代应从哪些角度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1)组织小组讨论、展示观点、小组间互评。

(2)点评归纳知识点: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还分别从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由谁领导)、核心(依靠谁)、方向与道路(走什么道路的)、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法治各环节、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重大关系)、工作队伍和领导干部(重要保障)等多个角度对“新时代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回答

1.用“学习强国”APP阅读文章《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根据文章内容认真思考,小组协作寻找答案,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2.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观点。

3.进行小组线下互评。

4.聆听老师点评和归纳。

1.设置小组任务,培养组员间的协作精神,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间互相点评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对应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相关内容,达到使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效果。

2.共同探讨: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播放中共中央印发《依法行政:职权法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视频材料,组织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讨论。

(2)点评分析: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即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即基础工程)。

1.观看视频,认真思考,畅所欲言,积极参与互动。

2.聆听老师点评分析(可用《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视频材料辅助讲解;用《浙江绍兴枫桥经验再升级》视频材料辅助讲解分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使用丰富的视频材料进行分析解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核心要义的理解。

3.案例分析:“数”说民法典编纂。

(1)播放民法典编纂过程视频材料,组织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讨论。

(2)点评,并进一步解析:民法典的编纂充分体现了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内容: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全面   依法治国,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统筹推进。

1.观看视频,认真思考,畅所欲言,积极参与互动。

2.聆听老师点评及对案例的分析(可用“民法典编纂过程”案例材料辅助讲解分析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用经典案例“有人摔倒了要不要扶”辅助讲解分析民法典专门设立见义勇为的免责条款填补立法空白点,回应社会关切;用教材“执法记录仪”图说材料辅助讲解分析严格执法;用“聂树斌案”、“张志超案”等视频材料辅助讲解公正司法的重要性;用“全国第一起公开庭审的网络暗刷流量案”视频材料辅助讲解公民守法意识需要提升)。

使用丰富的案例材料进行分析解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核心要义的理解。

4.情景体验:生活中的法治实践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参与我国的法治实践呢?

(2)与学生互动,点评。

(3)解析,指导体验操作。向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操作使用“中国人大网”、相关政务公开网站、“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全国人大版“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网站(网址https://flk.npc.gov.cn)或小程序。

(4)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观摩一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案件庭审过程,在线回帖100字以上的观后感。

1.思考并参与互动,聆听老师点评。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操作使用“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人大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政务网站等进行体验。

3.学会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利用关键词搜索相关案件进行庭审观摩,能顺利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学生操作登录相关网址,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感和激发学生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兴趣。

教学小结

课堂测试

布置作业

1.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绘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思维导图

2.通过“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过程时间轴”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思维导图”两幅图片展示,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3.线上发布随堂练习题。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即时进行点评、答疑。

4.确定课后任务。

5.结束语:法治让生活更美好,在法治中国深入人心的当下,让我们积极投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善者、自觉遵守着和坚定捍卫者。

1.根据本次课所学内容,利用手机软件“思维导图”、“幕布”等绘制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在逻辑结构思维导图。

2.聆听,通过图片所示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本次课知识点。

3.线上完成“随堂练习”,聆听老师点评。

4.明确课后任务。

1.通过对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3.以时间轴图片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条理清晰,加深学生的理解。

4.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践感悟

巩固所学

1.要求学生优化时间轴作品。

2.要求学生线上观摩庭审。

3.要求参加本章节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我校今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的法治宣传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日常注意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识,届时积极参与讲座的聆听、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及法律专业老师提供的现场义务法律咨询活动等。


1.线上观摩庭审,撰写观后感。

2.小组成员合作优化“时间轴”作品,拍照上传。

3.通过课堂老师介绍的相关网站参与我国法治实践。

4.为实践活动积极准备。

1.通过观摩真实的法庭庭审感受中国法治的进程,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能起到巩固学习成果的作用。

2.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在课上的讲解再对自己的“时间轴”作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组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预告我校今年即将开展的“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系列活动,让学生提前准备,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

教学小结

创新之处

线上线下相结合,注重对教与学过程信息的采集。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问题导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学生中心,教学互动广泛深入,着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工匠精神,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通过小组任务设置、案例的选取和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等,养成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遇到事情找法的习惯,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使学生在学法、守法、用法的过程中尊重法律、信仰法律!

需要改进

1.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进行融合上需要下功夫。

2. 案例选取需要更贴近学生、更接地气。









上一条:第三章专题二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文字案例 下一条:第五章专题五 教案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