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章节:
专题六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引导学生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2.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过程,懂得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深远影响;
3.了解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出现的新局面,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及国民革命的兴起过程和经验教训。
教学主要内容:
1.如何理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如何正确认识1925—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原因;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局面。
教学思路:
1.通过对五四运动的讲授,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了解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建党中的作用;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意义的讲授,引导学生对社会上在对待这一问题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作出有针对性的回应,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
3.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讲授,引导学生认识国民革命从兴起到失败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视频教学法。
授课导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有其历史必然。为什么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潮流会促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什么俄国十月革命会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什么五四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划时代事件?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本课将一一回答上述问题。
一、如何理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一)辛亥革命后对救国救民真理继续探索的必然结果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人们陷入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1912年,袁世凯下令尊崇伦常,要“全国人民恪守礼法”。1913年,又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随即,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孔教会、尊孔会之类的组织纷纷出笼。这些主张尊孔复古的人们利用社会上对辛亥革命后局势的失望情绪,诋毁共和制度,诽谤民主思想,要求定孔教为 “国教”。
面对尊孔复古的逆流,人们感到需要在思想文化上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需要有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为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陈独秀先后发表 《敬告青年》《〈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在青年和社会中产生重大影响。《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闻名一时的 “德先生”和 “赛先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科学”既是指狭义的自然科学,也是指广义的社会科学。他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了猛烈攻击,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0页】。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一些先进分子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有所怀疑和保留。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这些使得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否适合于中国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为他们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俄国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给正在苦闷中摸索的中国先进分子展示了一条新的出路,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第一,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 (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而对中国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新青年》刊登的读者来信指出,我们要由此跨进一步,去 “研究俄国劳动政府的主义”,赞同它 “所根据的真理”。
第二,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和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更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启示。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进而促使他们去认真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
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在其编辑的《言治》季刊第三期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第一次正确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邑者也”。他认为,正是这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他预言:“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大之变动,其萌芽即茁发于今日俄国革命血潮之中。”同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5卷第5号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深刻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称其是 “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1月5日,李大钊在 《每周评论》第3号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将 “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五四运动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作出最终选择的必然结果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 “和平会议”。中国虽然是 “参战国”“战胜国”,但在国际强权政治下,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全部让予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屈从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1919年5月4日,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 “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爆发于救亡图存之际,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在学生爱国运动受到北洋军阀严厉镇压的关键时刻,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以罢工声援爱国学生运动,使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由此掀起一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觉醒之际,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二、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
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试验失败,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需要。
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军阀混战连绵不断,民不聊生,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许多方面还更为激化。如何挽救民族的危亡、人民的痛苦,成为人们最迫切的期待。随着封建帝制的崩溃,受西方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国政坛也兴起了一股议会竞选、政党组阁的热潮。各派政治势力为了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席位,争取在权力分配时得到更多利益,纷纷组建各自的政党,使中国一度呈现出政党林立的局面。1912年前后的几年间,涌现出大大小小的政党几百个,争权夺利,喧嚣一时。但大多数政党思想庞杂,组织涣散,有的政见不一,多次改组;有的根基浅薄,转瞬即逝;也有的内部对立,不欢而散。即使少数坚持下来的政党,也在纷繁复杂的斗争中束手无策。这股热闹一时的政党政治,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这些都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迫切需要有一个能够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指明正确方向、选择正确道路的先进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需要。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特别是五四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李大钊继续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李大钊轮值编辑《新青年》时将其第6卷第5号编为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实际 出 版 时 间 在9月)。同 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101周年,李 大 钊 帮 助 北 京《晨报》副刊开辟了 《马克思研究》专栏,刊载马克思的原著或主要观点,一直坚持到11月11日,前后达6个月之 久。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长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成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李达于1919年秋到1920年夏,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留日归来的杨匏安于1919年11月至12月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长篇连载文章《马克思主义》(一称 “科学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也作了系统介绍。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数百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但是,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的影响并不是短时期就能消除的。这些思想流派包括无政府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同这些思想流派进行了必要的斗争。在经过了关于 “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论争这三次论战之后,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逐步划清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从而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北方的北京、南方的上海各形成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在北京,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1920年3月北京大学进步学生在李大钊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在上海,陈独秀等于1920年5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随后武汉、长沙、济南等地也先后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陈望道于1920年8月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同月,恩格斯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中译本也公开出版。之后,还陆续出版了若干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马克思资本论入门》 《唯物史观解说》等。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也先后印发了许多通俗的有关马克思、列宁的小册子。当时创办的四百多种刊物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或倾向于社会主义的达二百多种。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湖北的《武汉星期评论》、济南的《励新》(半月刊)、广东的《群报》等,都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报刊。同年11月,《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办,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间并不长,却在当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5页】
3.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兴的社会力量第一次被人们所认识。五四运动前后,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此外,还有1000多万手工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它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且,由于它深受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资本家三重压迫剥削,因而更具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要求,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要坚决和彻底。
中国工人阶级反抗剥削压迫的罢工运动起始较早,而且连续不断、日趋增强。据统计,从1870年至1911年的41年间,发生罢工106起,平均每年2.6起;而从1912年至1920年的9年间,发生罢工226起,平均每年25起以上,比前一个时期增加9倍多。【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学习时报》2017年6月26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工人运动已经开始由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发展,1919年6月上海声援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同盟大罢工,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迫切期待着致力于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解放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但无产阶级政党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必须要有中国先进分子来组织。
4.早期党的地方组织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组织基础。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开会商议成立党组织事宜,会上起草了具有党纲、党章性质的若干条文,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征询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 “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8月,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杨明斋、沈玄庐、邵力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周佛海、袁振英、沈雁冰、李启汉等十多人。9月,《新青年》杂志从第8卷第1号开始改为上海党的早期组织的理论刊物。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什么会首先在上海诞生?因为上海既是马克思主义著作最早在中国出版的地方之一,又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并且在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工人阶级最早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成立后,其联系指导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马克思主义者建党。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组织基础。
(二)从上海到嘉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兴业路76号 (原望志路106号)召开。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 董 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陈独秀、李大钊当时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因为有事未能出席会议。两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出席了开幕会议,并发表讲话。
大会开幕后,代表们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一致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工作,再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7月24日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25、26日休会,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7月27日、28日和29日分别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67页】
7月30日晚,中共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后又匆忙离去。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稍后,法租界巡捕包围并搜查会场。代表们分批转移到嘉兴南湖后,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组成的中央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36-38页】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我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开辟了我国革命历史的崭新的一页。习近平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 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日】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 “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阐释了 “红船精神”,并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
(三)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即由中国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来领导革命。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先进的阶级和政党作为革命的领导核心。自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特别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特点。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直接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同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形形色色的 “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界限。这些特点决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尝试过各种救国方案,都没有取得成功。事实证明,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旗帜,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因而能够凝聚起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正如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竖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 《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部编:《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97-498页】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了领导中国革命的纲领。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提出: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页】
1922年7月,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一年,就解决了革命的纲领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曾经指出:“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4页】
3.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即通过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了实现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通过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33页】
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然后,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至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所面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已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本质的不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个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8页】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三、如何正确认识1925—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投身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推动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同时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帮助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走向高潮。在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农民运动,独立领导省港工人大罢工,有力配合了北伐战争。
1.它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中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无法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联合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阶级和阶层。与此同时,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实现了思想转变,决心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国共合作成为共产党和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的共同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一大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没有第一次国共合作,就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2.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援助及影响。
苏联和共产国际推动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孙中山接受苏联顾问的建议,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正式开办黄埔军校。苏联还为军校提供武器援助和开办经费,并派出多名顾问指导军校建设。1926年春,苏共中央委员布勃诺夫化名伊凡诺夫斯基,带领10多人的高级别使团来中国。其主要使命是:代表苏联共产党详细调查苏联顾问在中国的活动情况、了解华北和华南的政治军事形势、维护国共统一、对举行北伐是否适宜和何时开始提出建议、考察国民革命军同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列强(特别是英国)干涉中国革命的危险性。【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注释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116页】国民革命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民党给予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派鲍罗廷等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作战计划,指挥作战。
3.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国民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周恩来说:“当时,国民党不但思想上依靠我们,复活和发展他的三民主义,而且组织上也依靠我们,在各省普遍建立党部,发展组织。”“国民党组织得到最大发展的地方,就是左派最占优势的地方,也是共产党员最多的地方。”【《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2、113页】
在北伐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党员占多数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始终冲锋在前、牺牲在前,在汀泗桥、贺胜桥等重要战斗中充当主力,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江西、湖南、广东等省的农民运动则在北伐战争中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事实证明,国民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二)国民革命的失败和教训
1927年4月、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在北伐战争的前期,由于战争的前景尚不完全明朗,为了利用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力量和苏联援助以打倒北洋军阀,蒋介石在处理国共关系时,只能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从1926年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蒋介石的反共活动开始日益公开化。这种活动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鼓动和支持。
此时,帝国主义列强已渡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危机,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开始积极准备干涉中国革命。看到北洋军阀大势已去,它们便着重在革命阵营内部寻找和扶植新的代理人。它们开始把蒋介石看作国民党内 “稳健派”的首领,对他进行拉拢,认为蒋介石等人 “是唯一可以使长江以南的区域免于沦入共产党之手的保护力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83页】不少原来属于北洋军阀或地方军阀的旧军队也纷纷接受蒋介石的改编,使他的实力迅速膨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的反共面目越来越公开地暴露出来。蒋介石集团公开发动政变只是时间问题了。
蒋介石一面秘密策划反共,一面利用职权采取措施。他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要求上海总工会解除近3000人的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或把纠察队归于他来指挥。遭到上海总工会的拒绝后,为麻痹工人,他又大耍两面派,故意以十分友好的姿态,给上海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送锦旗,上面写着“共同奋斗”的字样。与此同时,蒋介石暗中调兵遣将,将刚从孙传芳方面投降过来的周凤岐部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调来上海,准备让他们充当屠杀上海工人的刽子手;他还限令不完全听命的第二、六军在4月6日前全部撤出南京,渡江北上。5日上午,蒋介石又举行秘密谈话,决定用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名义,咨请有关当局对共产党人作 “非常紧急处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卷)〉注释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136页】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并以 “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7月15日,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从客观方面看,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敌我阶级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力量,比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强大得多,并且它们有更多的政治经验。革命阵营内部掌握了相当大的领导权(特别是军权)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在革命的深入发展中一步步背叛革命而投入反革命阵营。一般中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关键时期也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工农群众虽然有比较广泛的发动,但是动员和组织的程度还很不充分,力量发展也很不平衡。
国民革命的失败也与共产国际在紧要关头的错误指导有关。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时,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入了解,再加上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各国共产党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也是由共产国际直接领导的,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同样产生了严重影响。1927年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发来两次紧急指示,即 “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在国民革命的紧急时期,“五月指示”没有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当做好与国民党右派决裂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幻想在维持国共统一战线的前提下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工农、改组国民党、惩办反动军官,推动武汉国民政府向左转。这样一个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的指示,在当时自然是无法执行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卷)〉注释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143页】
从主观方面看,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国民革命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幼年的党,缺乏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在群众运动中表现出出色的组织才能,但缺少成熟的领导艺术;还缺乏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不善于识别和正确对待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敌人和同盟者。同时,当共产国际对国民革命作出错误的指示时,中国共产党还难以摆脱共产国际的那些错误思想,这与后来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关系。
(三)国民革命的意义
国民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不可磨灭。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岀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国民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6页】
本章小结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再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短短的这几年中,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面貌。虽然国民革命失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为中国革命留下了星星火种。
拓展阅读资料:
1.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5月4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1-569页。
2.毛泽东:《永久奋斗》 (1939年5月30日),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9-195页。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40年1月9日),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2-711页。
4.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942年3月30日),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408页。
5.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949年9月16日),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09-1517页。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
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9年。
8.胡绳、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上、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9.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9年。
1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
思考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3.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什么必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