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顾颉刚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学术大师,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中国现代民俗学、历史地理学奠基人。先后在厦门、中山、燕京、北大等多所大学任教授,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创办朴社、民俗学会、禹贡学会,主编《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等。1954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持点校《资治通鉴》、“二十四史”。
内容简介
《国史讲话全本》(三册)包含《国史讲话:上古》、《国史讲话:春秋》、《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主体皆为顾颉刚先生讲义或讲话。其内容严谨可信,语言轻松活泼,既可供专业研究之用,亦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国史讲话:上古》主体是顾先生1939年1月至7月在云南大学讲学期间编写的《上古史讲义》,《国史讲话:春秋》主体诗顾颉刚先生在燕京大学讲学期间编写的《春秋史讲义》,《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主体是顾颉刚先生为北京孔德学校讲演而写的《国史讲话》。
目录
《国史讲话:上古》目录
代序
前编
中国古代史述略
正编
前记
第一章 中国一般古人想象中的天和神
第二章 商周间的神权政治
第三章 德治的创立和德治说的开展
第四章 商王国的始末
第五章 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
第六章 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
第七章 西周的王朝
第八章 渐渐衰亡的周王国
第九章 齐桓公的霸业
第十章 秦与晋的崛起和晋文公的霸业
第十一章 楚庄王的霸业
编后记
《国史讲话:春秋》目录
正编
第一章 三代的略史与周的变迁
第二章 春秋以前的列国世系
第三章 郑国独强时代
第四章 郑的中衰与齐的始强
第五章 所谓“尊王攘夷”事业的背景
第六章 齐桓霸业
第七章 晋秦的崛起与其争霸
第八章 楚宋争衡与周室内乱
第九章 城濮之战与晋文霸业
第十章 秦晋的冲突与晋襄继霸
第十一章 晋的中衰
第十二章 楚的强盛与狄的衰亡
第十三章 晋楚第一次和平盟约的订立与撕破
第十四章 晋的内乱与悼公复霸
第十五章 晋楚第二次和平盟约的订成
第十六章 中原和平时期中的各国内政的变迁
第十七章 社会组织的变动与学者阶级的出现
第十八章 北方政局的终结
第十九章 南方的混战与吴的衰亡
第二十章 结论
附编
第一章 春秋时的农民生活与商工业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组织与其动摇
第三章 男女关系与婚姻习惯
第四章 世族与世官制度
第五章 地方制度与城邑建筑及人口
第六章 军制
第七章 爵位与官制
第八章 教育与刑法
第九章 宗教与学术
第十章 礼俗及其他
附录一 春秋史课试题(民国二十六年一月)
附录二 春秋史课试题(民国二十六年六月月)
编后记
《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目录
正编
宋代的统一
契丹势力的南渐(上)
契丹势力的南渐(中)
契丹势力的南渐(下)
西夏的始末
女真的勃兴(上)
女真的勃兴(下)
蒙古的立国(上)
蒙古的立国(下)
蒙古领土的扩张(一)
蒙古领土的扩张(二)
蒙古领土的扩张(三)
附编
群雄的削平和澶渊之盟
西夏勃兴和推行新法
书院的建设和学派的蔚起
金兴辽亡和宋室南渡
蒙古的兵力和亚欧的交通
元朝的政治与特种文学
附录 编纂国史讲话的计画
编后记
代序
前编
中国古代史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