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全育人 >>  文化育人 >>  正文

钱逊:读《论语》是学做人 而非学知识

时间:19/01/29 11:32:35  浏览:

为人之道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义”,一个是“群”。

《论语》讲做人的道理,内容很丰富,我所理解的为人之道最核心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义,一个是群。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下面这段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修己以敬,用一种非常严肃认真、非常虔诚的态度来修身,完善自己。安人、安百姓,不仅要修养自己,还要帮助别人,帮助所有百姓也能安好。要让所有百姓都安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天下为己任”。

修己和安人、安百姓,实际上是对人生两大基本问题的回答。一个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关系问题,一个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义以为上”,义,指人的精神生命,就是要把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修己”就反映了这一要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生命。

安人、安百姓回答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人一方面是独立的个人,同时又是生活在群体中间,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由此,人要把个人放在群体之中,在群体的发展中求自己的发展,实现个体的价值,群己统一,先公后私。义以为上,群己统一,这就是孔子所提倡的人生追求。

为己,由己,求诸己。”是修身的根本态度和精神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差别主要来自后天的影响和习染,所以人需要并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改变、提高自己。

《论语》关于修养的基本态度是“三个己”:为己,由己,求诸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所谓为己,是说学习修养都是为了充实、提高、完善自己;为人,就是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牟取名利。为己是学习修养的最根本的态度。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道德修养全靠自己,不能推诿于他人或外在条件。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在道德思想境界上达到圣人的境界。此所谓由己。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凡事首先从自己方面要求,而不怨天尤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怕没有职位,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没有能力担当重任。这就是求诸己的精神。

从求诸己还引出一条比较重要的,就是对自己要严,对别人要宽,这是中国人讲做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个己”,体现了一个精神:立足于自己。启发个人的自觉,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提高全民的素质,是修身的根本态度和精神。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追求是民族精神的基础

《论语》所讲的为人之道,义以为上,群己统一,这两项核心价值,集中到一点,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他腰带上发现一段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可以看作他的遗言。被俘后,他拒绝劝降,不放弃人格追求,宁愿杀身成仁。文天祥在历史上代表着我们的爱国传统和民族精神,而这些精神、思想的源头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

《论语》这些思想不只是培育了这么一批仁人志士,它不但影响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还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我们世代传颂,几乎家喻户晓、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名言,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体现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民族精神随时代前进而不断丰富新的内容,而其思想基础、核心精神是一贯的,抗震精神、航天精神,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表现和发展。《论语》所倡导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也有相通之处。一个人如果一心为己,孜孜于名利地位、个人发展,他就绝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甚至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以天下为己任,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内容,正是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上一条:楼宇烈:读书等于做人 下一条:钱穆:《论语》究竟应该怎么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