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玉。他把宝玉献给了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觉得自己无功,不肯接受如此的宝玉。献玉的人说:“我给玉匠看了,玉匠说这是块宝石,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子罕再次拒绝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子罕最终也没有要那块宝玉。所以宋国的长者说: “子罕不是没有宝贝,而是他的宝贝与众不同啊。要是把百金与黄鹂鸟给一个婴儿选,他肯定要黄鹂鸟;把和氏之璧和百金给一个鄙俗的人选,他必取百金;把和氏之璧和有关道德的至理名言给贤者选,贤者必取至言。人的知识越精深,他的抉择也越精妙;只能看到糟粕的人,只会去获取糟粕。子罕所看到的精华就是最精华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