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研科研 >>  教学研究 >>  正文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理性思考

时间:13/10/08 19:14:13  浏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组织了全国社科界的权威专家和精兵强将统一编写了教材,其教材汇集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实现了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的权威、高效、精炼的“一本通”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有了好的理论,有了好的教材,如何使好的理论最新的理论让大学生“入心、入脑”,如何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真心喜欢,终生受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学的教师们普遍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不少教师已摸索出一些全新的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过于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奇,过于追求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彩和课堂场面上的热闹互动,往往可能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目的,往往可能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严谨、思辨和理性和真理的魅力。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应做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性质和特点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表明,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而课程的性质又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和实施。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就必须对课程性质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这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的重要使命。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德育性、时代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属性和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设计、选择、使用都必须从思政课程的这些固有性质和特点出发。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其理论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范畴,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总结。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向学生展示这个学说、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是学生理解、认同、接受这个理论和规律性认识,从而达到化为自觉的行为。我们的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手段的选择都要着力服从于服务于向大学生生动地展现这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脉络,着力向大学生诠释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无论是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还是其他什么方法,都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使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共产主义事业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的自觉行为。所以,这个课程的教学要凸显其理论性、思想性、逻辑性。《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其本质上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和熏陶,其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和教学手段的选择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否则一切花哨的教学方法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果背离了这个课程固有的性质特点便无任何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探索要服从和服务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服从于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也叫课程。”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之一。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我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体现,所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一直是明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给大学生传授和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大学生去分析复杂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坚定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为“四有”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设计都要服务于服从于这个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改革、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吃透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教材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每章、节的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自己真懂、真信,在此基础上还有切实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去设计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手段。如果忽视教学内容,忽视教学目的,一味单纯地从方法上手段上去变换花样,去迎合学生,去所谓的创新,而对严谨的理论内容却似是而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勿能矣”!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寻契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揭示了教学活动的真谛。用今天的话就是,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设计与选择的立足点就是要考虑教育的对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设计就是要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年龄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句话,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去改革、去研究教的方法和教的手段。

当今大学生处在开放多元的的信息化时代、处在社会复杂多变和急剧转型的时代,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处在文化思潮多元的时代。复杂的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各种交织着的社会矛盾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都是遵循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媒体须臾之不离、信息灵、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手段的时候首先就应研究当代学生的这些思想特点、研究当今社会的实际,遵循当代大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不避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教学方法力求深入浅出,力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教学角度和思路上坚持正面阐释和理性分析引导。如果脱离社会实际,远离社会热点,远离学生的实际,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任何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只能是痴人说梦、瞎子摸象,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四、要正确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一提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些教师就一概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是片面的思维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理论灌输发、启发式讲授法、逻辑分析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激励法等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应该轻易丢弃。想当年毛主席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主要就是采用启发式的讲授法,其讲课是多么震撼人心!鲁迅胡适等大家当年讲课也大多是传统的启发式讲授法,其讲课的效果大都为听课者折服!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它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向大学生正面灌输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理论学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就要使其掌握,应该让学生了解的就要让其了解。不能因其理论的深邃和抽象学生不易轻易理解就减少讲授,不能借口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忽视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的讲授和灌输,否则会偏离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科学地系统完整地讲授和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使他们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沦知识,才能够真正提高他们对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是要一味追求新奇。适应新时代,创造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固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但如果一味求新求奇,过分地关注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冲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的。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找方法而找方法。改革方法本身并不是目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实效性——这才是目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否收到成效不是看采用教学方法种类的多少,不是看教学手段运用的先进与花样翻新的多少。老师如果一味追求在课堂上教学方法变化层出不穷,比如,教师过分追求语言的幽默,在课堂上插科打诨无所不用,其表演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一堂课肯定是笑声不断,学生也觉得有趣、好玩,教师万语千言,却离题万,而整堂课没有一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思辨的韵味,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绝不是一堂成功的课。所以,我们不能把教师“发明”和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种类的多寡和新奇与否作为衡量其教学效果优劣的标准,否则,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只会误入歧途。

对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运用也要因内容和教学目的而论。多媒体能集声、像、图、文一体,在某种程度上能综合其他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些功能,备受师生的青睐,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如把多媒体课件做的过于花俏,案例视频资料过于繁杂,在运用多媒体教课时,播放大量的影像、动画场景,整堂课使学生眼花缭乱,忙于被动地接受——这种过分追求声像效果对感官的刺激,有时候就可能完全淹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严谨、理性和思辨的课程特色,以至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本来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教学,这是万万不可取的。须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也是为内容服务的,须当用则用。

五、要正确、客观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是最有实效性的课?应该大胆肯定地说,不能片面简单地认为课堂上多么热闹,学生自以为在课堂上多么有趣的课就是有效的课!也不能片面地讲课堂上要有多少学生参与了动口动手式的互动了就是很有效的课!这里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一堂有效的课?或者什么样的课才是高效的课?我们认为:有效的课或者高效的课应该是在单位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或教学目标)的课。这里就又涉及到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了。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是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门课、每堂课,每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都应该是明确的。具体地讲就是应该给学生灌输了或者讲授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些方面的具体的理论学说,引导学生掌握了那些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哪些方面的基本的能力。有些时候,一整堂课都可能是老师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在讲授,在演绎推论或阐释理论的脉络,从而引起了师生心灵的理性的互动,引起了学生心灵的共振和共鸣,使学生达到了对理论的高度认同和接受,从而已经在慢慢内化成了情感和意志,但从课堂的现象上看却没有一个学生动口动手试的互动。你能说这样的课就没有实效性吗?这样的课就不是高效的课吗?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本质上应该是课堂上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性的实现程度。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为此服务的。现实中往往一些误识产生了误导:一些人评价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只片面地看课堂上热闹与否,师生动口动手式的互动没有——这完全损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严肃性、理论性和高雅性。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旗帜鲜明地高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旗帜,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中华教育的规律,用于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大众化教育事业的排头兵。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去征服学生,而教学手段的和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理论诠释理论服务。所以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设计的时候,在评价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时候,我们要理性地思考和科学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不能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曲建武 张雪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5期.

[5]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版.

(作者:康树元 重庆城市管理学院 发表于《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第5期)


上一条:关于高职院校“基础”课 教学模块设计的几点思考 下一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循环教学”模式探究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