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统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中华民族却一贯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追求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特征。历史上的分裂,从来只是暂时的,而且是不得人心的;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祖国大陆几十年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各族人民所期盼的国家统一。然而,这种统一还是不完全的:宝岛台湾还同大陆处于分裂状态,被英国殖民者和葡萄牙殖民者所侵占的我国神圣领土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恢复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直是全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条件已日趋成熟,因此,妥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国恢复行使对这两个地方的主权,尽快结束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成了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适应这种形势和使命的需要而确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它顺乎全民族要求统一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
当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变和飞跃,使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结束了十年动乱,并迅速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振兴之路的时候,他并没有忽视祖国的统一大业。他及时提出,由于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他强调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既是对海内外所有中华民族子孙的殷切希望,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达,是共产党人告示天下要付诸实践的行动誓言。
为何统一问题如此重要,令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努力,让邓小平难以释怀呢?
纵观世界历史,凡强盛兴旺之民族都是统一的,统则兴,分则衰。实现统一成了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为之奋斗的事业。穆罕默德曾一手拿着“古兰经”,一手持宝剑,统一了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帝国曾雄居西亚、北非数百年;俾斯麦用“铁血政策”统一了德国,德意志民族自此跻身于世界列强之列;当美国南方奴隶主们举行叛乱,分裂联邦时,林肯奋起反击,进行了一场被马克思称为“现代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战争”的内战,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赞成国家统一的。恩格斯在谈到当年德国的分裂状态时说:“统一会使我们不蹈华沙和布隆采耳的覆辙,只有统一才能使我们在国内和国外强大起来”;斯大林曾经指出:“如果不能摆脱封建分散和诸侯混乱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只有联合为统一集中的国家,才能指望有可能真正发展文化和经济,有可能确立自己的独立。”可见,邓小平关于国家一定要统一的观点,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就会感触到其中那浓浓的“一脉相承统一情”。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国家由分裂到统一,从小统一到大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同时,其间充满着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正是由于不断统一,才使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世界大国。历史表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统一的时间要比分裂的时间长得多。如果从秦始皇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算起,大的长时间的分裂共有600年左右,只占这段历史的1/4的时间。而且,统一与分裂交替发展的规律是:大的分裂,时间越来越短;而统一的时间,则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程度,越来越高。
正因为这样,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是在统一问题上有所作为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之所以为后人赞颂,就是由于他们在国家统一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实现和维护统一也是中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的一个共识。孔子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孟子主张“定于一”,认为统一之后才能安定;荀子一再称道商汤、周武王天下为一的业绩,认为“天下不一,诸侯欲反”;吕不韦提出“一则治,两则乱”的观点;董仲舒发挥了孔孟“大一统”的主张,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康有为面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大声疾呼“中国只可一统,万无分立之理,更无分为联邦之理也”;为国家统一奋斗了一生的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统一起来才是“真民治”,才能“与列强共跻于平等之域”。这些主张都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华各兄弟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间有过相互的战争,甚至建立过不同的政权,存在过整个民族内部的割据和分裂,但是,实现国家统一则始终是各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都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固然,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为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基础,起了主导作用,但各兄弟民族也都为结束国家分裂的状况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中国处于严重分裂状态的南北朝时期,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都一度统一了北方许多地区;鲜卑人拓跋宏统治的北魏,最后消灭了北方割据的小政权,结束了十六国的分裂,统一了整个北方,为国家重新走上大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金国,也曾统一了北方的广大地区,为国家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统一创造了条件。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则统一了全国。特别是清朝,使国家实现了超过历代王朝的大统一。
在中国走向大统一,民族实现大融合的过程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之所以没有因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战争而受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大统一有着坚实的基础,它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加强并相互促进发展的结果。而统一的实现,又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各民族、各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分裂时期,大都是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心不稳,经济停滞。国家统一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国家太平,环境安定,人民群众可以较为安心地从事生产,从而使经济得到发展;同时,统一也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在每次大的统一之后,经济文化都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人们所称道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在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时期是难以出现的。有理由说,只有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才有利于国家励精图治,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也才能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中华文化,使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于世界文明的前列,对亚洲乃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总之,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消除割据、分裂的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始终是主流,尽管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事实也表明,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各族人民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都心向祖国,愿意亲和共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愿意从祖国分裂出去。实现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意所在,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
思考讨论
1.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为什么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当前我国应当做些什么?
案例2 “一国两制”开启历史之锁
香港被割占的历史,是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备受屈辱的历史缩影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总面积1092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600余万人,素有“东方明珠”之美称。香港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英国凭借武力,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等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香港岛、九龙半岛南端(今界限街以南地区),并以99年为期“租借”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大片土地及其附近200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指明了方向
建国初期,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香港地区采取的基本立场是:不承认英国通过武力强加于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行使对香港地区的主权;在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之前,“暂时维持香港现状不变”。因此,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战略决策,以保留这一“传统”的“国际通道”。1960年中央进一步将上述立场归结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工作方针。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邓小平视完成香港回归这一前人未竟之业为自己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决定把“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突破口定位在香港问题上。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第25任港督麦理浩时首次将中国政府关于香港回归后香港现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决定,明白无误地昭告了天下,在整个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麦理浩访华,为中英双方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高层接触打开了大门。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为香港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前提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首相首次访华拉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的序幕。当时,英国刚刚打赢同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战争,撒切尔夫人的北京之行,意在挟此余威为英国“再现昔日头号殖民帝国的辉煌”。“三个条约有效”、“以主权换治权”,是撒切尔夫人为英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准备的上、下两策。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撒切尔夫人。邓小平开门见山地讲:“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十五年不出现大的波动。”邓小平明确阐述了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邓小平向撒切尔夫人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十五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十五年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彻底打破了英国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外电称:“铁娘子遇到了钢汉子”。会议结束后,黯然失神的撒切尔夫人步出人民大会堂,一失足在石头台阶上跌倒。事后有的英国和香港记者对此一语双关地评论道:“撒切尔夫人同邓小平会谈时跌了跤。”邓小平确立的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原则、立场,为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坚持原则和掌握主动权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了22轮谈判。会谈一波三折。在前四轮谈判中,英方仍然坚持主权来换治权的立场,使谈判受阻。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再下“最后通牒”。1983年9月邓小平会见访华的英国前相希思时说,英国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劝告英方改变态度,以免出现到1984年9月中国不得不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方针政策的局面。第五、六轮谈判中,英方确认不再坚持英国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中英谈判的主要障碍开始排除。在香港进驻军队的问题是中英外交谈判后期遇到的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英方声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必要“武力进城”。邓小平针锋相对地予以反击:“我国在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之后,中国政府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军费由中央人民政府提供,不会增加香港市民的负担。正是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和斗争策略,中国方面在22轮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中,解决了一个个棘手的难题。双方于1984年9月26日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
撒切尔夫人赞扬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有天才的创造。她评价说:“‘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为在香港实现“一国两制”的构想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0年2月13日至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九次即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宣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圆满结束。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将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中阐明的基本方针政策,用法律的语言准确、严密地规定下来,把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与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为以后长期维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预委会和筹委会的精心筹备,保证了香港的顺利回归
1993年7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1995年12月8日,预委会在北京举行了第六次全体会议后隆重宣告结束其历史使命。预委会动员香港社会各方面都来关注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事情,把爱国、爱港人士紧密地聚集在“一国两制”的旗帜之下,凝成了维护香港平衡过渡的巨大社会力量。1996年1月26日,筹委会在北京成立。筹委会成立之后,对涉及香港平衡过渡期的社会、民生以及特区的其他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1996年12月11日,推选委员会在香港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选举,董建华以320票当选。
香港的顺利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
1997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历史的时针指向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自这一刻起正式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随后,以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为首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誓就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全世界的华人普天同庆,不仅仅是因为香港的回归,更为了中国的富强而倍感自豪和骄傲。
“一国两制”的有效落实,保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东方之珠”更璀璨
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依据《基本法》处理香港事务,保证了香港在“一国”下的“两制”的有效落实。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中,始终贯彻“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的方针政策,维护了香港自由港地位与社会的相对稳定。到2004年,香港连续七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也是香港第10次获得此一殊荣。香港自由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与商务服务中心地位。香港股市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股市。香港的集装箱装卸量继续维持世界第一宝座,香港新机场自1998年营运以来的航空货运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香港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SARS以及政治纷争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冲击。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使香港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维护了香港的社会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2003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港,他给香港回归六周年带来了一份礼物——《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按照安排,从2004年后,4000多种香港产品,将可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在香港回归七周年前夕,中央政府批准建立“9+2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包括内地的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对加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为了改善香港经济,中央政府还采取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政策,如扩大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特别是推动“香港自由行”,批准内地信用卡可在香港使用。
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使“一国两制”由理论变为现实,充分证明了它的高度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这是香港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证。
思考讨论
1.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全世界的华人普天同庆。请问:香港问题的解决经历了怎样曲折的历程?
2.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请问:应当如何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撒切尔夫人曾赞扬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有天才的创造,请联系实际谈谈撒切尔夫人这种高度评价所蕴藏的深刻内涵。
案例3 “钢”与“铁”的较量
9月,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国内外的旅游观光者,国外的政界要人,都愿意在9月份到北京来。因为这时的北京,似乎更加迷人。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走下英国皇家空军专机,踏上了铺在北京机场的红地毯。她抬头挺胸,显得容光焕发。
她有理由这样。不久前,在与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斗中,英军大获全胜。英军舰队返回本岛时,受到了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最隆重的欢迎。撒切尔夫人本人,也成为英国自邱吉尔之后威望最高的领导人。
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这次来华,是为了试探在香港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所以在来华之前,她就大造国际舆论,说什么:“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意思是让中国不要提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
但是,“铁娘子”碰上了“钢铁公司”,硬碰硬。这个“钢铁公司”,就是邓小平。毛泽东曾经这样赞扬过邓小平与“四人帮”一伙的斗争:“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好,我赞成你。”在1975年,英国首相希思访华时,曾问毛泽东将来如何解决香港问题。毛泽东说:“反正要到1997年,还早呢,还是让年轻人去管吧!”他说这番话时,目光是投向了在座的邓小平。
果然,邓小平不负重望。他第一次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是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出发的,但历史的发展却使香港先于台湾而步入了“一国两制”的轨道。
钢与铁的较量是在9月24日进行的。
这天,铁娘子穿一袭蓝底红点丝质西装裙,脚上是一双黑色高跟鞋,挽黑色手袋,颈戴一条珍珠项链,显得雍容华贵,光彩照人。
邓小平仍然是一身灰西装,腰板笔直,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但眼神里透出坚定和刚毅。
这次会见,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有多少双眼睛在注视着这次钢铁碰撞。当然,西方记者也很会联想,他们在撒切尔夫人到北京的那天,就在报纸上放了这么一股风:“说来也巧,这个日子正值主张‘和为贵’的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诞辰2463年纪念之时……”孔子的思想有许许多多,西方报纸偏偏点出了“和为贵”,其寓意不言自明。
但这次事关香港主权的和谈能够“和为贵”吗?
正式会谈一开始,气氛就有点紧张。撒切尔夫人有既定的主张,她说,历史上英国政府与中国清政府签订的三个条约是符合国际法的,仍具有合法性。邓小平的表情非常严峻,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这句话,像一瓢凉水浇透了铁娘子的全身,她不禁向前倾了倾身子,以便听得更真切些。
邓小平接着说:“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这几句话,更坚定地表明了邓小平的态度。他又向撒切尔夫人谈了中国政府的三点原则意见:
一、主权不容讨论。香港本来就是我们的地方,但从现实出发,“香港问题”可以谈,而主权不能讨论。二、希望在一二年内解决香港问题,否则中国将单方面宣布对香港问题的政策。三、与其今后解决,不如现在解决,假如香港出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我们将重新考虑收回香港主权的日期。
邓小平的三点意见具有相当的分量。最后,中英双方同意在这次会晤后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商谈。
此后,中英双方进行了22轮谈判,直到1984年9月,双方达成协议。同年12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联合声明明确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这颗被殖民主义者霸占百年之久的东方明珠终于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思考讨论
1.“钢”与“铁”较量的最后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2.在中英香港谈判过程中,邓小平曾多次提到主权问题。请问: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案例4 董建华:践行“一国两制”第一人
2005年3月 10日,董建华以健康原因向国务院提出辞呈。而海外媒体也分析,董建华此举,也有助曾荫权以代理特首身份,建立威望,进而问鼎7月1日展开的特首角逐。
之前,也许很少有人能想到,董建华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第二个特首任期,连多年来一直叫嚷着“董特首下台”,甚至把这句话印在衣服上、天天穿在胸前的“长毛立委”梁国雄都没有想到,这一刻就这么来临了。
董建华在记者招待会上平静地宣布了辞职的消息,也把自己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的履历定格在了2005年3月。自1997年7月1日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以来,“一国两制”的香港在董建华的治理下,度过了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8年。
回归紧接着的是香港经济泡沫的破碎、亚洲金融风暴的正面冲击,再往后从居留权风波、SARS、特首直选之争到立法事件……而由商入仕,缺少政治手腕、素有“好人”之称的董建华,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上述的桩桩件件,恐怕无一不比他面对负债250亿港元的董氏企业之时都要来的艰难,毕竟后者只是他的家族产业,而前者无不关乎香港的命运,关乎香港市民的福祉。
如今,7年多时间过去了,人们终于能感觉香港在重新放射魅力,董建华却在此刻因健康原因而去职。董建华说他最遗憾的是没能完成5年任期,惜别之情依依。国家主席胡锦涛评价说,董建华先生带领香港特区政府,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妥善处理了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维护了香港稳定繁荣,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的确,作为首任特首,董建华成为事实上践行“一国两制”的第一人。在香港面临百年转折之际,董建华激流勇进,以率真之性,以“报效国家,服务市民”拳拳之心,筚路蓝缕,开“港人治港”风气之先。香港经历了百年西方现代政治文化和商业文明的浸润,这使得它必定有与故土的差异。当漂泊一个半世纪的香港重新被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划,它们的磨合注定会伴随着种种不适。董建华管理的是中国最现代、自由程度最高的地区,各阶层利益交织复杂。在万千头绪之中,董建华或常有无力之感,但终能通达于民间与中央,协调矛盾,化解危机,厉行改革,经居留权与SARS两事,香港民享政府尤具特色。
20年前,小平同志承诺“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但中央政府毕竟没有成功管理资本主义试验田的经验。董建华8年主政,要时常面对立法会、媒体、普通市民近乎诘难式的质询,要面对超乎寻常的国际关注,要探寻香港与中央达成良性互动的途径,所有这些都是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香港政治必须承担的“变数”,而这些变数也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中央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承诺。董建华自谦不是什么高明的政治家,他所能奉献的惟有辛劳与忍让,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为中央处理和指导香港事务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
没有人忘记经济泡沫破裂时,徜徉在香港人脸上的无奈,然而,正是董建华主持的香港特区政府,团结香港各界,在借大陆之力惨胜国际炒家之后仅一年,就使香港经济复苏有望。董建华整合香港与内地经济的“类自由贸易区”的设想,直接催生了CEPA。如今,这已经成为刺激香港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因素。2004年,香港经济迎来了金融危机之后最好的年景。更为重要的是,回归后的香港不仅没有变成“死港”,其自由开放的市场体系反而更趋完善,在应对全球化的经济挑战中更具活力,香港也因此连续7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这也许是对香港,也是对董建华执政8年的最高评价。
董建华没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放弃自己的责任,他留给香港人民的是一个蒸蒸日上、恢复了自信、对自身权利充满尊重的香港。在董建华宣布辞职的记者招待会上,许多记者注意到,董建华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这样的香港,董建华应可释怀。
思考讨论
1.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在香港人民以及全中国人民的期待中成为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在担任香港特首期间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2.自1997年7月1日以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在董建华的治理下,度过了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8年。从香港的实践来看,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构想是切实可行的?
案例5 澳门回归——千年之交的中华历史盛事
1999年12月20日,作为一个伟大的日子,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骨肉分离重团圆的喜悦荡漾在每一个爱国仁人之胸。曾经屈辱的历史,就此远去。
一、昨天的澳门——千年中叶不幸沦落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函仔岛和路环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领。
第一位葡人欧雅治于1513年夏至1514年初将船停在广东东莞县屯门湾(今香港新界青山湾),高价卖光货物而归。
1516—1517年,葡总督果阿派海盗头子安特拉德率舰船侵略中国。他们强行在屯门上岸,修筑工事。1521年,中国军队开进屯门,迫使葡人仓惶逃离屯门。1522年,葡人再闯中国海域,被中国海军击退。此后,葡殖民者被迫变换了侵略手法。
1553年,葡人以船只触礁裂缝需要修理、船上打湿货物需要晾晒为借口,贿赂中国海道副使汪柏,获准上岸。1557年,形成一稍有规模的居留地。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葡人趁机采取冒险措施,悄悄在界墙以北地区编号竖界,勒收地租,后遭中国查禁。1845年,葡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任命海军上校亚马留为澳门总督,要求绝对夺取澳门主权。清政府在葡人威胁下,实际上逐渐放弃了对澳门的主权。1851年和1864年葡萄牙人又先后强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在英国的支持下,强迫清政府与之在北京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同意葡萄牙永远居住并管理澳门,未经中国首肯,葡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这样,清政府实际上正式承认了葡萄牙占领澳门的事实。
二、今天的澳门——千年结束之际,昂首踏上回归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澳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对港、澳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方针。中国政府一直坚持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接受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主要包括“三项原则”(过去的不平等条约必须废除;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和“暂不收回”的战略安排。这一策略为新中国留下两个观察国际形势的“窗口”,又从政治上稳定了港、澳,经济上支持了港、澳,为今天的香港繁荣和澳门腾飞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1972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政府不承认澳门属于“殖民地”范畴,重申澳门是中国领土,适当时候予以收回。联合国非殖民地化特别委员会于1972年6月16日通过决议向联大建议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1972年11月8日,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了该委员会的报告。这为日后中国政府解决港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2月8日中葡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建交谈判中,双方已签订了一份当时未公开的谅解备忘录,其大意是:澳门是中国的领土,目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在适当的时期,中葡两国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这为澳门问题的最终解决铺平了道路。
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这把金钥匙,圆满解决了澳门问题。
从1986年6月到1987年2月,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外交谈判共举行了四轮。
中葡双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广泛一致的同时,在有些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双方分歧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澳门归还中国的时间问题。葡萄牙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发言人巴度里公开宣称:中国在2000年以前收回澳门主权的意见难以接受。他认为最适当的时间是2017年。这是葡萄牙国内及澳门当局中少数人眷恋殖民主义的心态的反映。对中葡会谈中出现的这种不和谐的噪音,中国方面发出明确的信息,表明在20世纪末以前完成港澳回归祖国大业,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意愿,也是中国政府的决心。1987年1月6日,葡萄牙国务会议经过4个多小时的讨论后,原则上同意于1999年将澳门交还给中国。中国与葡萄牙关于澳门问题的分歧已经完全消除。
1987年3月26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一历史性文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4月13日,正式签字。
1993年3月31日,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进入后过渡期。后过渡期的主要工作是解决中文的官方语言地位、公务员本地化和法律本地化等三大问题和组建特别行政区。1999年5月15日,选举产生了澳门第一位行政长官何厚铧。
澳门回归前夕各国传媒云集濠江,采访中令他们惊讶的是,几乎没有听到反对回归的声音。回归前的澳门,经济连续4年负增长,失业率不断上升;治安形势恶化,法制不完备,政府效率低下,百姓怨声载道。澳门同胞普遍地盼望回归,盼望迎来澳门历史新的一页。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宣告了中国人民结束了长达四个多世纪的梦魇,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
三、“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1.澳门在政治上更加稳定
中央政府严格按照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坚定地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澳门人民将首次以主人的地位真正独立地走上政治舞台,行使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是澳门政治稳定的最根本基础。特区政府根据基本法规定,逐步健全了政府架构,基本完成了由“葡人治澳”转为“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政治体制和行政架构的建构工作。公务员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政府行政效率明显提高。特区政府廉政公署一改回归前被市民喻为“无牙老虎”的形象,通过培训精干队伍和加强职权,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反贪倡廉、反行政违法的工作。
2.澳门在经济上更加繁荣
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拓展对外联系,加强区域合作,实施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开放内地部分地区居民个人赴澳门旅游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澳门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拓宽了空间。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澳门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经济答卷。回归头一年澳门就遏制住过去连续4年负增长的经济颓势,到2001年取得4%的增长率。2002年和2003年分别增长10%和15%,增长速度令海内外刮目相看。回归后,粤澳两地建立了高层会晤制度,发展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举行并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约框架”,使澳门作为区域性商贸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强化。
3.澳门的社会更加安定
澳门回归前后的变化,在人们记忆中反差最大、留下印象最深的,可能要数社会治安的“逆转”。特别行政区政府推行“固本培元,稳健发展”施政方针,一方面雷厉风行地强化治安队伍,扑灭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整顿市场秩序。回归后不久,澳门整个治安形势就发生了大的逆转,令人谈虎色变的黑社会敛踪匿迹,杀人、绑架、纵火等严重刑事案件的发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大为提高。澳门回归后这几年的治安与以往相比恍如隔世。
今天的澳门,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增长,民众安居乐业。实践证明,澳门人是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澳门的。澳门回归是千年世纪之交的中华历史盛事,澳门必将与祖国一道奔向新的辉煌。澳门的明天会更美好。
思考讨论
1.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国人民结束了长达四个多世纪的梦魇。请问:澳门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澳门经历的历史沧桑说明什么问题?
2.澳门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请问:“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对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案例6 跨越海峡的握手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赴大陆访问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大事,是继1993年“汪辜会谈”之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载入史册的时刻
公元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镁光灯闪烁,百名中外记者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距离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握手,时间过去了60年。那次谈判之后不久,两党走上对立对抗的道路直至爆发内战,最终造成海峡两岸分隔至今。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跨越60年风风雨雨,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实现历史性握手。
其时,两位领导人都穿深色西服,胡锦涛系红色领带,连战系蓝色领带。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你们的来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两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从你们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他说,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次访问,以及两党交流对话,已经给两岸关系改善注入了春天的气息。
“历史的辛酸让我们曲曲折折,一直到今天才能够见面,所以我说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连战对胡锦涛说。他表示,以迎接未来这种主导的理念来追求未来,相信“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3时30分至5时10分,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的历史性会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正式开始。之后,两党发表新闻公报。公报称,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基于两党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承诺和对人民利益的关切,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4月29日晚上胡锦涛总书记请国民党要员吃饭时,赠送给连战先生一个十分特别的礼物。这份礼物来自上个世纪30年代,那时台湾还处在日本统治时期。连战的祖父连横,身居台湾极度苦闷,曾经向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发出一份书面请求,要求在台湾升中华民国国旗,唱国歌。对此请求,国民政府给予了肯定和回复,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要求难以实现。胡锦涛送给连战的礼物,就是70多年前连横手书的那份报告原件以及国民政府的批复原件。见到这份礼物,连战感动得差点落下泪来。
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4月29日上午访问北大并发表了主题为“坚持和平,走向双赢”的精彩演讲。
连战北大演讲受到了校方最高的礼遇。演讲会选择在北大办公楼礼堂举行,克林顿、普京等外国元首都曾在此演讲过。连战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他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和答问,其间被25次热烈的掌声打断。连战以他的母亲是北大学友为开场白,一下拉近了他与北大师生的距离。连战说“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报道。”他的幽默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笑声。
连战由北大是中国现代新思潮的发源地,谈到自由的思想,北大、台大系出同源,一脉相传,相互辉映,并追溯了中国近百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史,并寄希望各位能够“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浓缩成八个字就是“坚持和平,走向双赢”。
演讲结束后,连夫人起身走到连战身边,在其脸上印上温馨的一吻,以示赞赏。随后,连战还回答了北大师生的提问。最后,北大向连战赠送了他母亲在燕京大学学习时的档案资料影印件、照片等礼物;连战则将祖父连横的著作全集以及700本自己的专著《改变,才有希望》等赠送给北大师生。
连战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加之其拥有深厚的人文修养,不时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并使用大量排比句强化情绪,使整个演讲精彩纷呈,牢牢抓住了现场听众的情绪,引起师生们强烈共鸣。连战用北大的精神思考两岸问题,给大家以豁然开朗之感。他儒雅的举止言谈和不事张扬的内敛气质,也给北大师生留下了良好印象。
南京拜谒中山陵
4月27日上午,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这天中山陵正门开启。陵园内,松柏苍翠,芳草萋萋。数干名市民自发来到中山陵,欢迎连战一行。
连战一行着装肃穆。连战系蓝底碎花领带,夫人着蓝色套装,两人紧紧相伴而行。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林澄枝、江丙坤紧随左右;穿过刻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二字的牌坊,踏上长长的墓道,拾级而上。
9时20分:连战一行进入祭堂。面对孙中山石刻坐像,连战和访问团全体成员肃然而立。
9时25分:祭奠开始。连战趋前一步,手捧黄色菊花扎成的花环,花环两侧的丝带上写着“总理孙中山先生灵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暨全体同志敬献”。连战将花环高擎过头,向中山先生坐像行鞠躬礼。司仪宣读祭文。连战率全体访问团成员行三鞠躬礼,默哀一分钟。
随后,访问团依序进入墓室,凭吊孙中山棺椁。两分钟后,连战走出祭堂,在早已准备好的签字台前,挥毫题词“中山美陵”。
回到博爱坊前,连战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今年是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也是对日抗战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刻,他代表中国国民党,率同所有团员,以庄严、虔敬的心情来到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灵寝前,致上最高的敬意。看到这么多民众自发自动前来共襄盛举,我们感到无比振奋。
连战表示,中山先生是两岸共同尊崇的革命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努力,共同图强,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国人。
西安访母校观秦俑祭亲人
4月30日下午连战一行来到阔别60余年的母校西安后宰门小学,路两边自发地站满了上万名闻讯赶来的西安市民,人们打出了“常回家看看”、“回家真好”等毛笔书写的横幅。
连战在欢迎会上说,他的童年是一个兵荒马乱环境下的童年,希望“小学长们”珍惜他们现在的这个和平童年。
连战向母校赠送了祖父所著《台湾通史》精装本以及连战本人所著《改变,才有希望》等礼物,并向母校图书馆捐款10万元。后宰门小学向连战先生赠送了学生们制作的7米长卷画幅——《长安自古多名士、江南春暮隐奇贤》。
下年5时许,连战一行来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他们参观了博物馆一号坑,并下至坑底近距离地观赏这支庞大的秦始皇地下部队。博物馆馆长为他们进行讲解,整个参观过程将近1个小时。连战为博物馆题词“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
5月1日上午,连战携家人和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到西安市长安区上塔坡村清凉山,祭奠1937年病逝后长眠在这里的祖母沈太夫人。他跪在了60余年魂牵梦绕的祖母坟前,深深三叩首,头触地,久久不起。
台商就是双赢的代表
上海是台商最密集的地区。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上海市区的常住人口中,台商的数量不下20万人。于此次连战来访,上海台商协会会长叶惠德表示,在目前两岸不能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台商乐见台湾任何政党代表访问大陆、与官方接触,打破两岸僵局。
5月2日中午,连战在上海对大陆台商及当地工商界发表演讲。连战在演讲中阐述了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看法。连战说,对于大陆过去一二十年来辉煌建设的发展成就,台商与有功焉,与有荣焉,参与其中的资本技术与人才,正是代表双赢这个目标的先锋部队,台商就是双赢的代表。
连战说,前途是非常光明,未来是非常亮丽,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掌握当前,开拓未来,共创和平,共享发展,共谋策略,双赢互利一定能够完成。
连战一行圆满结束了8天7夜的大陆访问行程,于2005年5月3日,搭乘东方航空公司飞机离开上海,经香港返回台湾。
思考讨论
1.“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你是否了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三次握手”的历史?
2.200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握手为什么被称为“载入史册的时刻”?
案例7 麻烦制造者借“废统”再挑衅
农历狗年的头一天,正当全球华人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时,在台湾岛内,陈水扁发出了“惊人之语”:认为目前已是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彰显“台湾主体意识”的适当时机;声称要以“台湾的名义”重新申请加入联合国;明确表示年内定稿“新宪法”,明年举办“新宪公投”。
人所共知,台湾这个“国统会”是 1990 年国民党执政时期成立的,“国统纲领”于 1991 年通过。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才有成立“海基会”以及后来与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也才有进一步的“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并达成多项共识。这个“国统纲领”和“九二共识”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一中”为基础的。尽管对“一中”的政治内涵,双方的诠释各有不同,但毕竟都是“认同中国”的,这是双方接触和谈判的基础。如今陈水扁在否定“九二共识”之后,又“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就是准备把“一中”连根拔掉,表明他在“台独”道路上已经“吃了称砣铁了心”。
自去年底,民进党在“三合一”选举中受到重挫后,岛内民众都在期待着陈水扁和民进党从中接受教训,调整其包括两岸政策在内的各种不受人民欢迎的政策。但是,陈水扁抛出了与人民期待完全相反的大幅“右摆”的政策。闻听扁言,全台皆惊。在野党质疑陈水扁的举动是公然跟主客观环境对抗,意在搞“法理台独”,只会给台湾带来灾难;媒体火力全开,抨击扁公开违背“四不一没有”承诺,除了必须付出个人政治信用破产的代价外,还会引发社会不必要的动乱;岛内民众更是忧心忡忡,担心陈水扁有意踩踏“红线”的动作将使 2006 年的台湾海峡不会再有平静的日子。
一直琢磨着如何把台湾问题“控制在盒内”的美国人也被陈水扁吓了一跳,赶紧表态,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希望将“盒盖”紧紧压住,以免里面“蹦出的小丑”做出进一步的动作,“蹦出更大的乱子”,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
人们可能会以为陈水扁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一定是脑子出了问题。他说要做的事根本就是在向“不可能的事情挑战”。首先,岛内民众已一再表示不愿意为这些事情冒险;其次,美国及国际社会不支持“台独”、反对台湾当局推动“台独”的片面行动;其三,中国大陆将会不惜代价,采取有效动作,遏制任何企图走向“法理台独”的行动。但是,如果我们把陈水扁近来的行为轨迹放在岛内政治生态的大背景下进行一番观察,就会发现,陈水扁上演的这一幕“狗年疯狂”,是他在无力改变民进党目前弱势地位情况下的一种挣扎。陈水扁在玩弄“鬼花招”和“政治游戏”方面,颇有手段。他的“新春讲话”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之术:
一是转移“焦点”,转移民众的视线。陈水扁在台当政快 6 年了,施政无能,治理无方,把台湾社会搞得乱象丛生,鸡犬不宁,天怨人怒。陈水扁和民进党自去年底“三合一”选举重挫后,实在是内外交困,日子难过。尤其是岛内的什么“高铁案”、“高捷案”、“秃鹰案”,以及陈水扁亲属和身边“重臣”的“炒股案”,等等,更激怒了广大民众。陈水扁无力治台,又不愿放弃权位,只能在两岸问题上制造议题转移民众的视线,又一次抛出“两岸牌”,他的“元旦文告”和“新春讲话”实际不过是经过精心策划包装起来的“灭火器”。
二是套住“小马”,用“统独”对抗给“在野党”制造麻烦。“小马哥”马英九的清新形象和旺盛人气,成了陈水扁和民进党的“眼中钉”、“肉中刺”。陈水扁抓住马英九前不久所说的“国民党的终极目标是统一”,给他扣上“急统派”的帽子。在陈水扁看来,废了“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马英九就难有“藏身之地”了。
三是保护自己,将个人的政治生命、“历史定位”与台湾的安危捆绑在一起,靠“独派”的庇护让自己“权力永续”。有一段时间内,陈水扁很孤立,几乎成为“孤家寡人”,大有“跛脚鸭”之势,其民意支持已下降到 10%左右。虽说在此前的民进党党主席补选和“行政院”人事布局中,陈水扁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但他仍然得面对无力改变的残酷现实:林义雄的退党使他在“深绿人士”中的号召力大受冲击,谢系人马正在与其他反扁的派系和以吕秀莲为代表的“重量级”人物“暗渡陈仓”,积蓄力量,密谋“东山再起”;苏贞昌“心志高远”,很难操控。这些因素扭结在一起,随时有可能叫他“跛脚”。为了稳住“基本盘”,他决定向“深绿”和基本教义派靠拢。根据过去经验,陈水扁只要把“炮口”对准大陆,狠骂痛骂,挑起对大陆的仇恨,就能博得“台独教义派”的欢心,并获得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同时可以将 2008 年选举变为一场“统独大对决”,借“拼政治”窃取“胜利果实”。如果这一目的无法达成,还可以退而求其次,在一点点地把台湾往“台独”的方向推动的过程中,确立他“绿营共主”的地位,尽可能延长自己的政治生命。当然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挑起两岸紧张,在两岸随时处在一触即发的准战争状况下,顺理成章推动“新宪公投”,扩张其权力,甚至有可能进一步铤而走险,顺势冻结 2008 年选举,使自己的权力得以“永续”。
岛内“在野党”并没有因为扁的“疯狂”而停下推动台海和平的步伐。国民党方面表示,将会一鼓作气,在“立法院”新会期里打通两岸直航的“法律”障碍;亲民党则已拟妥与国民党合作修法等三步骤,并将作为第一优先法案,期待国亲合作让“两岸和平促进法”顺利三读。
陈水扁的“废统”行动已由“认真思考”进入“着手实施”阶段。与此同时,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公开宣称,要提出一个触及“国旗”、“国号”与“领土”等议题的“新宪”版本,以配合扁的“废统”行动;一向信口开河的吕秀莲也趁势添把火,以一通“大胆出位”的“废省”谬论,替陈水扁的“废统”摇旗呐喊。其他“台独”势力也闻风而动,四处煽风,拼命起浪,唯恐台岛不够乱。一些人为了表露他们“去中国化”的“急迫”心情,甚至在台北县乌来瀑布公园设置“高砂义勇军纪念碑”,公然歪曲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征台湾原住民充当炮灰的历史,赤裸裸地鼓吹“皇民化”思想。台湾岛内,一种躁动不安的气氛在迅速地聚积、不断地释放。
陈水扁凭借手中的权力,随意挥舞,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什么“民意”、“民主”、“法律”,统统不放在眼里。“破罐子破摔”,“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骑虎难下”的陈水扁很有可能不再去理会布什政府发出的要他承担“全面性的后果”的警告,一条道走到黑,直至做出挑战《反分裂国家法》红线的动作。但是,换个角度分析,这场看起来蛮吓人的“台独风暴”其实也有纸老虎的味道。所有的这一切不过是“台独”分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种强打精神、虚张声势的“激情放纵”。陈水扁的“疯狂”表演能否把两岸关系拉回到紧张对抗的老路上去,眼下还是一个未知数。只要岛内的选民认准了“只有维持两岸关系稳定台湾才有未来”,不为他们的疯狂表演所动,把握好手中的选票,早晚能将他们摁回“盒子里”。
俗话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陈水扁的历史是他自己写的,现剩下的继续在台主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未来非常有限的时间里,他还可以继续搞些“恶作剧”,做些损害两岸关系的事,那就让他“表演”去吧。陈水扁追求成为“台独教主”的“历史定位”,必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遗臭万年,永为后人所唾弃。
思考讨论
1.陈水扁这个不断制造麻烦的台湾当局领导人宣布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意欲何为?大陆应采取什么对策?
2.你对今后台湾政局以及台海局势的变化有何预测?
>72%_ �/a > P � lang=EN-US>28%。
表2 主要产品产量
年份 |
粮食/ 亿斤 |
棉花/ 亿斤 |
油料/ 亿斤 |
原煤/ 亿斤 |
发电量/ 亿度 |
钢/ 万吨 |
水泥/ 万吨 |
1949年 |
2263.6 |
888.8 |
5127.0 |
0.32 |
43 |
15.8 |
66 |
1952年 |
3278.3 |
2607.4 |
8386.3 |
0.66 |
73 |
135 |
286 |
1957年 |
3900.9 |
3280.0 |
8391.9 |
1.31 |
193 |
535 |
686 |
1978年 |
6095.3 |
4334.0 |
10435.8 |
6.18 |
2566 |
3178 |
6524 |
从上表中可见:1952~1978年粮食产量增长1.86倍;棉花产量增长1.7倍;油料产量增长1.24倍;煤产量增长9.36倍;发电量增长35.2倍;钢产量增长23.6倍;水泥产量增长22.8倍。
2.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相比
同印度相比:(1)“一五”计划期间,印度工业生产增长25%,农业生产增长22.2%。中国“一五”期间工农业增长见表1。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印度1951~1977年粮食产量增长1.8倍,棉花产量增长1.7倍,油料产量增长1.6倍,煤产量增长2.5倍,发电量增长16倍,钢产量增长4.5倍,水泥产量增长6倍。中国情况见表2。(2)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49~1989年中国为7.37%,印度为4.0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中国为5.44%,印度为1.73%(参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67页)。
同发达国家相比:(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资本主义国家。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中国为18%,美国为2.8%,英国为4.1%。(2)1949~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国为7.37%,美国为3.17%,日本为6.9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中国为5.44%,美国为1.87%,日本为5.95%。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经济建设虽然经历过曲折,但总的来说,它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讨论题
1.社会主义改革是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供稿:卫晓溪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