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典型案例 >>  正文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时间:13/11/02 01:16:49  浏览:

案例1   一道世纪性的难题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之前,就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论证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做出了未来社会分阶段发展的判断。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演进,将分为三个互相衔接的历史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列宁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探索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经历的发展阶段问题。他在马克思、恩格斯划分三阶段的基础上,首次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明确地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并认为过度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多极的发展过程,其状况就像许多环节组成的链条一样。依据这个思想,列宁判定当时的俄国“还只是处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也有“它的开始,继续和终了”的发展过程。
  而斯大林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的贡献,是提出了区分丛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三个标准,即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集团化和消灭剥削阶级,并以此为基点,于1936年宣布苏联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问题是他没有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发展中所必须经历的“中间环节”,忽略了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极的发展过程,需要划分阶段的思想,也忽略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尚低,是一个经济文化还落后国家的现实,将自己建立的社会主义坚定地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1956年,毛泽东在我国宣布进入社会主义后,曾结合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一度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建立”和“建成”两个概念,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没有建成。他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上述关于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论述,发展了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要划分阶段的思想,较斯大林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对我国的国情及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提出的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理论,又不是对我国现实国情进行分析的结果,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因而在社会上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实践中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坚持和认真的贯彻。
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先后走上社会主义的国家在对本国的定位上,都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其中苏联是第一个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并起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国家,具有示范的作用;而中国在“超越阶段”的问题上,一度后来居上,更加超前和冒进。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1952年,苏共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就郑重提出:“现在苏联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最后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959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大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纲领》,即具体规定了到1980年“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响亮地喊出了“党庄严地宣告:这一代的苏联人将要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
我国在“超越阶段”的问题上,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都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但在具体做法上却有自己的特点。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上,毛泽东在斯大林提出“一国共产主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国内个别地区可以搞试点,如河北省就确定徐水和安国等县作为共产主义的试点。由此,由引起了“一个县能否进入共产主义”的辩论。
现实使各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冷静下来,重新考虑本国社会的发展阶段。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对本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逐步降调。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正处于“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但仍定位过高。1982年,安德罗波夫提出苏联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起点”。1986年,戈尔巴乔夫又提出苏联只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在面对现实时,并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积极的态度去总结历史经验,而是滋长了消极悲观情绪,或认为当年的社会主义革命搞早了,或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他们的认识从“左”到“右”,从超越阶段到落后社会发展阶段。这正是他们后来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根源。
  我国的情况与苏联有所不同。在“大跃进”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运动手受挫以后,毛泽东也开始强调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196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论断。在这里,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不是基于社会上还将长期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还要持久地开展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这又把社会主义用过渡时期混为一谈。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口号是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其结果是导致了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问题弄得更加迷茫和混乱。
  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艰难时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理论勇气,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深刻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是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但作为理论概括,它所揭示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包含着真理性的认识,也带有普遍意义。因为这个理论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也是现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只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这个论断,完满的回答了长期困扰社会主义运动健康发展的这道世纪性难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暂时低潮的情况下,重又掂量了复兴社会主义之光,唤起了革命人民的希望,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思考讨论

1.出现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且陷于困境不能自拔,成了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不能破解的一道世纪性难题。问题的症结点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呢?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回答了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未能破解的一道世纪性难题。如何回答这道世纪性难题?

案例2 老龄化,我们准备好了吗

2006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委员会公布了本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根据报告,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银发渐增的世界。再过10年、20年、50年,到本世纪末,我们的人口构成将会是什么样?
  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全国老龄委公布的上述《报告》称,本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快速老龄化阶段、加速老龄化阶段、重度老龄化阶段。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介绍,从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这20年里,平均每年我国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他介绍道,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预测报告还指出,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李本公说。
老龄化,中国只用了27年
  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得以提高,这是我国老龄化迅速到来的一个条件。同时,新中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也从某种意义上加速了老龄化的到来。据了解,老龄化的到来,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而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老龄委的《报告》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这说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从地区上比较,发展是不平衡的。同时,还存在区别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的普遍规律,而出现显著的城乡倒置。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最值得关注的是“未富先老”。李本公介绍说:“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到10000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伴随老龄化的新课题
老龄化匆匆到来,给正在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这是我们难以回避的。
首先,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其次,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长31.6%,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调查显示,上海空巢老人家庭占全部家庭的3%;2002年迄今,哈尔滨市老龄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3%左右。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许多“为老”服务也都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老龄化给我国农村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思考讨论

1.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有什么特点?
2.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老龄化问题?


案例3  “挥霍主义”诱惑中国

如今,中国已不再是过去落后的,被“洋鬼子”们不齿的中国。相反,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商家眼中的“肥肉”。
提到奢侈品,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华而不实的物质,还有就是冲进脑海里的无数个零,吓死人不偿命的价格,在词典中,所谓“奢侈”是指“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既然是过分,或多或少包含着贬义,那为何奢侈品还有这么强大的市场呢?原因只有一个——世风使然。

月饼的“霉变”

在众多诗词中,描写中秋的诗词也不尽其数,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人仿佛看到月圆之时,几位酒朋诗友登山赏月,举杯邀明月,品着像月亮一样圆的饼,对着星空抒情作赋,中秋的浓浓之情,不言尽在其中是一种雅致,一种文化。而今天的月饼却已演变成了一道程序,一项摆设,一份时髦的消费,一种令人望而却步的文化。这种上千元上万元的月饼,正让这种文化发酵腐烂。先是新闻报道安徽合肥的一家礼品店做了几枚银质的月饼礼品,后来又报道河南郑州的一家老牌金店摆出了9克纯金的黄金月饼,1888元一盒的“西关第一月饼”早已不是稀奇之事。9999.99的天价月饼,钻石月饼,金箔月饼——豪华月饼贵得让人不免咂舌。而从事月饼销售的人员说,天价月饼根本不愁销售不出,反而相对于几十元几百元的月饼,越贵得越好卖,向西单购物中心售价3660元的月饼刚上市就行情大好。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让月饼不再注重吃,而是注重“衣”的讲究。月饼礼品的包装虽然是精美的,可是当月饼取出时,那空空的盒子又有什么用呢?又能代表什么?就好比人去楼空时,温存的恐怕只有废弃的东西,连点气息都没有的奢华。然而那么多的纸盒要砍伐多少棵树木,原本提倡植树造林,节约省纸,甚至提出无纸化办公,可是细想想,这边生那边毁的方式,何时才能够达到节约的标准呢?

“砖头书”=“装饰品

近日报载,全球限量发行300套,首次出版的线装本《四库全书》正式面世,发行商虽然打出“皇家用书也能进入百姓家的口号,可是高达39万元的售价和需用8个书柜才能装下的大砖头,谁又会请他进家门呢?书里包罗万象,但是像这种砖头书,看书人不买,没有文化的人,想借以搬回家中撑门面,显示自己的书多,反衬自己知识渊博。前几天去书店看书,发现《上下五千年》只是改了包装,穿上了华丽的外衣,用彩业印刷,一套竟卖到545元,比以前的价格翻了几番,全没有了文化的亲和力和渴求的欲望性。
在西单图书大厦,那些豪华礼品书专架虽然很显眼,2000元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2450元的《人类文明史图鉴》,还有近5000元的《二十四史》等等均气势不凡,但很少有读者的驻足,就像羊群里的骆驼,独树一帜,有些孤独。

新兴消费的风靡

据各种调查显示,68.8%的受访者愿意自掏腰包购买奢侈品,56.7%的受访者为此曾有过特意积蓄一段时间的经历,受访者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达到了22062.8元,而且大部分消费者是年龄低于40岁的年轻人,而国内奢侈品消费者达1.6亿人。

爱上奢侈理由之——为面子

一名在外企工作的职员刘小姐,26岁,她坦言,由于周围同事大多很重视穿着,尤其是来自香港台湾的同事,对名牌青睐有佳,从小的化妆品兰寇口红,SK-II的面膜,CHANEL的香水,DIOR皮包,品牌众多的套装到大的名牌车,豪华住宅——公司俨然成了秀场,名牌代表身价的地方

爱上奢侈理由之——追求生活

有位公司职员,她的观点就是:每当我跟人谈起我买了1600块的票去听“花蝴蝶”玛利亚凯里的演唱会,等黄牛票看多明戈的上海大剧院音乐会,一个人连看九个小时的“指环王“首映式,别人就会对我另眼相看,我喜欢这种被羡慕的感觉。
在北京香山附近新建造的高档别墅区,售价为3000美金一平方米,即使是这么昂贵的价格,据业内人士透露,依然有很好的销路,而且在还没有开盘的情况下,光内部销售预定就已有五栋。

奢侈的背后

在生机勃勃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有庞大且年轻的消费群体,“月光族”,“新贫族”,“百万负翁”等越来越多的消费敢死队,为了追求奢侈品,而付出艰辛的代价,引起有识之士的忧患。
在大学的校园里,奢侈品也可以随处可见,一些爱美,盲目追求时尚的女孩们,往往每个月都会成为月光女神,甚至借用下月的生活费来满足当月的奢侈。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省吃俭用,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或是经常为了攒钱,靠吃跑免试品生活,就是为了购买名牌化妆品,名牌首饰,名牌服装。
在现代城市里,“百万负翁”日益增多,很多“负翁”会把贷款买房买车看成是一个消费观念,“父母帮出首付,自己出月共“这几乎已经成了现代年轻人买房的普遍模式,有位朋友是电视制作部门的技术人员,月薪在2000至3000元,可是他每月除吃的花销就在4000至5000元。

思考讨论

1.面对我国的人口膨胀,面对我国的资源枯竭,我们还能用最豪华的方式消费吗?

2.在响应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召号中,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拒绝“挥霍主义”的诱惑?



案例4   人均1000美元之后的烦恼

   “拉美化”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仅仅是对经济发展的担心。“拉美化”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当这些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工业化门槛后,社会贫富差距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政局动荡不安,经济发展乏力。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期”,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比如韩国,1977年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随后进入全速发展期,在1977年至1995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人均GDP1万美元的飞跃;另一种是出现所谓的“拉美现象”,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所谓“拉美化”就是一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就是一种少数人幸福的现代化。而在2002年底,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带领他的课题组完成的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占中国总人口80%的农民绝大部分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20世纪80年代,托夫勒夫妇在《第三次浪潮》里预言:资讯网络时代,一个农业社会能够直接进入资讯社会,不必历经工业社会的演变,也能避开因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托夫勒给中国的思想界开了信息化的窍,一些实践家开始在中国西部地区实践他们认为可能的跨越,最著名的要算是台湾英业达集团的温世仁了。他在西部的贫困地区开展了非营利的“千乡万才计划”,通过在这些地方的教育单位推广计算机的应用,使他们通过网络联系起外界,联系起市场,让这些处于农业文明的乡村社会跨过技术鸿沟,直达信息化社会。
他们在西北一个叫黄羊川的地方搞起了社会实验。新事物的冲击给这个小乡村带来了细微的改变。黄羊川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黄羊川了,但是,黄羊川没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直达信息化社会,那里的农民依然是贫苦的。这颗信息化的种子还在等待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经济过热,社会矛盾交织的2003年告诉人们,诸多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人均GDP1000美元对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工业化是不可跨越的。在它之后可能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同样会是一个矛盾凸显的时期。选择是无可回避的。
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545---2200美元均为中下收入国家,2200---5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我国1996年人均GDP达到650美元,走出了低收入国家行列。2020年如果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话,就等于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从经验值来看,登上人均GDP1000美元的台阶以后,经济社会有三点显而易见的变化。第一是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重。第二是消费结构急剧升级,过去几年政府倡导和主导的扩大内需的战略,到了这个阶段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自发的消费需求,在大中城市,对住行的需求代替了人们对吃饱、吃好的要求。第三是社会结构重大调整,利益分化,收入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2003年10月16日,哈尔滨市发生了一起驾驶宝马车撞人的案件。该案判决并经媒体公布后,一些媒体、网民和群众提出质疑。最终质疑演变成贫与富、官与民之间矛盾的一场讨论。据说,对宝马案的网络监测发现,浏览这个消息的人数甚至超过了人们对“非典”的关注度。
为什么这样一个案件会引起社会如此强烈的反应?为什么现在有一种倾向,动不动就将罪恶和财富画等号,将财富与权势画等号?
宝马案让我们看到,公众关心的往往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案件中的这个人是富人,这个富人可能依靠权势逃避法律的惩处。这反映出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贫与富对立、公众与权势对立的情绪。
能够说明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2004年2月25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作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比许多国家要高。这份最近刚刚完成的调查报告披露,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了2002年的3.1。
然而,调查人员认为这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乡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实物补贴,比如很多城镇居民享受公费医疗,而农民没有。城镇的中小学能够获得国家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农民还要集资办学。城镇居民享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而农民没有。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他们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五倍,甚至是六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曾将中国的收入差距放大到一个更大的范围进行了比较:贵阳与北京的差距,小于贵阳与贵州最贫困地方的差距。北京与纽约的差距,小于北京与中国最贫困地方的差距。

思考讨论

1.“拉美化”意味着失业贫困,动荡倒退,中国会“拉美化”吗?
2.案例中说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贫与富对立,公众与权势对立的情绪,是这样吗?
3.社会公正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在持续发展经济时,如何维护社会公正?


案例5   突破前人立新规

作为对世界认识的科学结晶,真理不可穷尽。时间永流不息,事物不停发展,宇宙变化无穷。理论也没有顶峰。林彪的顶峰论,其无穷贻害,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说记忆犹新。毛泽东生前也曾说过,一万年以后的人看我们,也许会觉得可笑吧。其实何用一万年,毛泽东在世时,可笑之处就不少。可惜毛泽东在具体对待自己的理论体系时,晚年又忘记了这个闪耀真理光芒的话,批了林彪的顶峰谬说,又陷入新的“顶峰”迷雾。
邓小平的头脑清醒,他并不认为自己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理解和回答得尽善尽美。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国情是什么?邓小平提出著名的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的另一功绩是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如毛泽东为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制定了总路线一样。邓小平制定的基本路线完整而准确,所以15年过去,经历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始终一字不改地出现在总书记的政治报告中。
基本路线没问题了,邓小平概括得非常好,但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基本纲领,邓小平在十四年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中提出了不少具体方面,如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鼓励一部分人一些地区先富起来,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但邓小平没有把他们提到基本纲领的高度,而且其中至关重要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邓小平这个未了之事,由江泽民来完成,这便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对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阐述。
经济纲领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兼顾效率和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全面对外开放。
政治纲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包括完善人大制,多党合作制,民族区域自治制,深化政治体系改革,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
文化纲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包括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民族精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
其中重大突破是把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过去只说公有制以外的各种经济成分是“补充”。现在则是“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但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不再受限制受歧视,将在市场竞争中和公有制经济处于平等地位。
江泽民说国有经济的比重,将会减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后主要体现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可以有所差别,主体地位当然要有量的优势,但更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关于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其他行业,国有资产退出也未尝不可。江泽民还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标准只有一个: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什么形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采取什么形式。江泽民特别提到股份制,过去一直把它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其实马克思从来没有这样说。它不姓“资”,当然也不姓“社”,谁用它都可以。江泽民说,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权掌握在谁手里。江泽民还提到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制,说这是劳动群众一个伟大的创造,是资本联合加劳动联合的集体所有制,“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它完善。”
这个“大政策”一出,预示着混合所有制将是我国经济成分的主要形式。江泽民说,以后再兴办某项大事业,可以“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国有大企业也不必如过去那样只允许“全民所有”,可以“以资本为纽带”,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对于中小型企业,可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出售、股份合作等方式放开搞活。江泽民把这些概括为四个字“抓大放小”。
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使得社会经济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国有经济也走出了死胡同。

思考讨论

1.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江泽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大创新,如何理解这个创新?


案例6   千年寻梦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于《诗·大雅·民劳》篇,首次诞生“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之咏。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动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从狭义理解,“小康”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小康”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水平。孔子这样描写小康社会的景象: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天下为家、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是这个社会模式的特点。作为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在《孟子·尽心上》中,我们见到了孟子“王道”理想中描绘的一个农户小康生活:“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还描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可以理解为虽不言富,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到了宋代,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渴望“然久困于穷,翼以小康”,强烈地表达了对脱贫奔小康的企盼。康有为写了一本《大同书》,书中提出了人类历史必然按照拨乱、小康、大同三个阶段的顺序而进化。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三民主义,很大程度也是受到了儒家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思想的影响,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
中国历代思想家们,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但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古代思想家所说的小康社会,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普通百姓对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的向往。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会向往小康,追求小康。古往今来,“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术语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并且逐步地向人们基本生活状态转移,越来越多地被解释为“略有资产,足以自给”,“经济比较宽裕”、“经济较宽裕,不愁温饱”等等。中国人的“小康”情结就这样琥珀般地凝固在历史中。
泱泱大中华,长达50个世纪,曾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史册。有让世界惊羡不已的“四大发明”,还有世界古代史上最发达最完善的农业耕作、灌溉体系和无以胜数的实用科技发明。只是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封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闭关锁国的中国没有接住世界“工业革命”这一记传球,于是败下阵来。
进入20世纪,时代变迁,风雨沧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使中国人站起来了。当历史的车轮推进到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第二代集体领导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衍承中国“小康”之词,开始设计中国现代“小康”社会。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状态。”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1983年邓小平在考察苏州、杭州农村时,谈到了小康生活水平6项标准,即: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口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了。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我们发现竟有40多处提及“小康”一词:“小康状态”、“小康水平”、“小康的社会”、“小康的国家”。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小康”列为“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贫穷到温饱的转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再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第三步是到21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现代化,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经过亿万人民的努力奋斗,2000年中国从总体上达到了现代小康水平。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为2010、2020、2050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新“三步走”目标。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他同时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江泽民同志辨析了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尺度与关系,明确了方向与奋进的目标。
中国正在迎接新的曙光。

思考讨论

1.古往今来,多少民族精英、仁人志士为小康苦思冥想、孜孜以求!但这千年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初步变成了现实。结合案例谈谈你的感受。
2.邓小平为今天设计“三步走”战略、江泽民同志为明天描绘“新三步走”美景,你认为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关系如何?
3.蓝图已经绘就,新途已经开始,但道路并不平坦,谈谈应如何应对和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困难。


案例7  别了,农业税

  “全部免了,今年以后就不用交任何费用了。”56岁的尹富告诉记者。他是河北省赤城县雕鄂镇王良堡村村民,他所在的村子是贫困镇下的贫困村。电影《一个也不能少》就在这里拍摄,真实反映了这个地方的贫困场景。
  “2004年农业税已经减到了每亩地5块钱,2003年之前一直都是每亩地9块钱,但是2003年的农业税又在2004年底每亩退回了4块钱,这样算来两年的农业税都是5块钱每亩。”尹富谈起这些年的征收标准。如果按照以前长期实行的“9元”标准,他现在种的10多亩地,一年大约要交一百多元钱。
至今,河北是仅有的尚未完全取消农业税的几个省之一。与河北一样尚在取消过程中的还有山东和云南两个省,而中国其他28个省市已相继宣布取消了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项在中华大地上绵延2600年的古老税种就此画上了终止符。
从此不再交“皇粮”
王良堡是一座大山里的贫困村。村支部书记陈普对记者说,对他们而言,免税对于村民起到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农业税的账,王良堡村总共有1880亩地,大概有200多户人,之前正常交纳农业税时,全村一年大约要交一万六七千块钱,平均到每户每年大约80-90块钱。
陈普说,村子的缴税情况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2002年之前,村民的税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每亩9元的农业税;另外就是其他各种税费,折合每亩11块多。这样在比较长时间内,都是每亩地20多块钱的税负。2002年进行了税费改革,减免了其他各类费用,农业税减半征收,2004年和2003年都是每亩5块,2006年基本上将取消全部的税费。
农业税的征收标准与当地常年产量有关。根据农业税条例,全国的平均税率是当地常年产量的15.5%,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上浮和下调,由于雕鄂镇属于贫困地区,所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税的标准要普遍比这里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5年全国农民将因为取消农业税减少280亿元的负担。2006年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后,还将再减少几十亿元。在农业税改革前,国家每年征收的农业税总额大约为600多亿元。
1958年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96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建国初期,农业税的收入占国家税收的39%,是当时的国家财政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税的收入占我国财政收入的比例逐渐减小,1958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是8.58%,到2004年,只占到0.92%,那时就有诸多专家以及官员认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首次宣布,我国将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中央决定免征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工作——免征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农业税,当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1%。到2005年初,除了西藏从未征农业税,28个省相继宣告“免征”农业税。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06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内取消的农业税,提前三年完成。

免税后的变奏
尹富对记者说,现在家里在退了几亩地之后,大约还有10多亩地,这些年都是靠天吃饭,种粮食基本上不挣钱,在干旱严重的年份种粮还赔钱,家里现在主要靠养羊和养猪挣取一年几千块钱的收入,村上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农业税取消后确实是去掉了一块固定的支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也曾经到雕鄂镇调研,对当地的情况十分了解,他对记者说:“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农业税的取消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是实实在在的。”
  “重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强调了‘善政养民’的方针,调整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使农民感到国家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回馈;另外一个方面,取消农业税也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也更有利于出口。”李成贵说。
在普通农户对农业税取消叫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以乡财政的缺口以及村一级的基本支出减少最为突出。
王良堡村陈书记说,前几年村里因为常年干旱,决定打一口井,工程一共花了20万,其中,县里拨款解决了15万,村民自筹解决了4万多,现在还有1万多的外债没有还上,村上没钱,乡财政因为农业税减免也比较紧张,欠款就这么一直拖着。他说:“在交农业税期间,乡里会适当每年支付给村里一些日常费用,现在没有了。”
此外,在一些省份,农业税征收依旧,农民税负依然沉重。湖南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黄家铺村村民蔡列伍,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整个湖南省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但是现在乡上仍在征收。以前一亩要交150块,今年开始一亩交100块。蔡列伍拥有6亩水田,没有地。
他说,“国家政策虽然好,但是‘天高皇帝远’,不‘上交提留’是不可能的。乡政府要吃饭,要拿工资,钱从哪来?今年2005年7月左右,乡里说今年每亩农业税要交120元,农户们意见很大,都在反映不肯交,结果就变成了现在的100块钱,周围几个地方也都收到了70元/亩、80元/亩、90元/亩的。”
  2003年该乡财政短缺,在农民分得的土地里实行部分土地农业税买断法。5年的农业税一次交清按每亩450元,蔡的6亩田里有1.5亩获得了这样的买断机会,一口气交了720元,蔡说,这样的一次性付税对于资金本来就少的农民来说,虽然知道便宜点但也很难承受。
蔡列伍说,“在农村,单纯种田是不可能养活人的,所以我常常会出去打点零工,捕鱼卖,帮人打香莲什么的补贴家用,但即使这样,日子也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李成贵也认为,尽管一些地方已经宣布取消了农业税,但是由于农业税是地方税,取消了之后地方财政有了缺口,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地方,乱收费的现象肯定还是会存在的。

思考讨论

1.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从此,种田交纳“皇粮国税”成为过去。试分析我国免征农业税的决定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
2.据《左传》记载,我国的农业税是公元前594年从东周时期开始征收的,至今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了。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免征农业税有何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供稿:卫晓溪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条: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下一条: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关闭

  • 版权所有: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